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多方发力,做好公民的“健康守门人”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保健品行业也迎来快速增长期,与以往消费定位老年消费群体不同的是,保健品消费群体正在向年轻人蔓延。从健身、轻食,到购买各种保健品,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加入了养生大军,成为保健品消费群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安庆晚报》7月26日)

  时下,保健品消费群体年轻化,折射出人们健康意识的下沉及消费观念的转移。其中更多的还是人们对于保健品所谓神奇功效的认同依赖。人们为何如此迷信那些宣扬“神奇疗效”的养生食品、保健品?如今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对生活需求不再止步于温饱,而是追求健康、有质量的生命。而且,当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相关。于是,以“吃保健品”来祛除疾病找回健康就被那些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所追捧。其实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保健品是商品而非药品,它只有防之效而无治之功。因此,对保健品一见钟情的人还得擦亮双眼,小心甄别谨慎选用。就目前而言,保健品市场的乱象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但保健行业唬人的噱头依然存在,为此,仍需重拳出击治乱象,频下猛药治顽疾。

  首先要普及推广养生保健的科学知识。人们渴求健康,但健康素养又不高,不少人还缺少常识。因此,政府的引导作用不可缺失,要制定法规标准,要用医学知识、权威科学把那些迷失在保健丛林中的人唤醒回来,客观评价自己的身体,公正解读保健品的功效。

  其次要构建全国统一的保健品发布平台。养生保健信息泛滥,良莠不齐。而有关部门对信息发布尚缺乏监管路径,没有可行的把关引导方法,从而导致养生保健市场泥沙俱下、乱象丛生,李鬼横行。试想,如果每一种保健品都有身份证,一输入身份信息,在独一无二的国家大平台上都能找得到详细的对应信息,那比一味叮嘱消费者擦亮眼睛要强百倍,避免上当受骗才会成为可能。

  最后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立体网络建设。终结养生迷信现象,预防被养生乱象忽悠,必须综合施策,立体发力,落实国民营养健康计划。如依托组织和机构开展活动,扎实培养专业执业的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上岗;推进“互联网+营养健康”服务,对公民进行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指导;扩大家庭医生的签约范围,并且实现全科医生、护士、执业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等的联动,共同做好公民的“健康守门人”。坚信有他们的积极“防守”,“疾病和李鬼”都休想破门而入!


(王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