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谋划“十四五” 引领高质量专访->正文

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访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立新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紧扣‘新产业、高质量、国际化’的核心思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立新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环新集团将由传统汽车动力零部件供应商向汽车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零部件供应商转型,由传统以人为主导的精益生产模式向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产业数字化升级,由以引进来为主的国际化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国际化转变。

  曹立新认为,企业要想实现科技创新,要在环境、人才、资金投入上下功夫。环新集团已经与安庆经开区签订协议,在2021年建成约5000平方米的技术中心,对集团研发资源进行整合,加大汽车领域的新能源、新材料自主研发,顺应汽车市场的变化,未来5年计划投资2亿人民币,引进或培养硕士或副高级高工以上等高端技术人才30名,建成新能源、新材料各类实验室10个和1个省级创新中心,力争取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019年环新集团116亿人民币销售额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比重已经超过50%,预计‘十四五’期间,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新能源新材料销售额比重将达到80%,以此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曹立新说,未来五年环新集团将补齐产业链短板,重点研发新能源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及三电系统其他零部件、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混合动力变速箱零部件,形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成供货能力,并且积极研发上游的精密金属材料、功能塑料、动力电池材料,以取代进口材料,实现产业链内循环,提升产业链原材料成本优势。

  曹立新告诉记者,目前环新集团已经初步建成集团化管理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十四五”期间整个集团将投资10亿人民币进行数字化建设,最终建成环新智能工厂,新建生产线100%实现数字化,并加大对现有生产线的数字化改造,同时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施统一的集团化管理,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我们还将内外并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曹立新说,国际化是环新集团的重要战略,目前与日韩欧美等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了十余家合资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今后环新集团还将坚持引进来的国际化策略,加强与爱信、三星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扩大产品线,引进TPR、天纳克等传统合作伙伴新能源相关产品,同时积极寻求引进李尔、舍弗勒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机会。

  同时,环新集团在“十四五”期间将扩大国际化的外延,积极走出去,利用电池冷却系统给美国特斯拉全球配套的契机,在国外建厂就地配套,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瞄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尝试海外并购,引进技术和人才,打破技术壁垒、提升产业水平、获得海外市场,扩大外循环、促进内循环。


(全媒体记者 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