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的安庆振风塔
振风塔坐落于长江边上,有“万里长江第一塔”的美誉,和一般的“镇江塔”、“锁江塔”不同,这座塔是为振兴文风而建。
振风塔近景
振风塔始建于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 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建塔之前, 当地人虽重视教育,却从没有出过状元。有人便怀疑是东流而逝的江水把当地文采带走了, 需要建一座宝塔镇守。理由虽然荒谬,但自振风塔建成之后,安庆境内文风果然昌盛,才人辈出。
迎江寺附近的民居
迎江寺坐落于安庆城东的大江之畔,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古称护国永昌禅寺,又名万佛寺。在本图中可以看到当年迎江寺外的东城墙,以及城墙之外低矮的瓦房和茅草屋。
安庆的街市
安庆街边的一处集市,许多人聚集于此进行商品交易。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即便是在民生凋敝的清末,作为省会城市的安庆, 依然相对比较繁华。
安庆的工厂
烟囱林立工厂区,这里原是铸币厂所在地。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此时已改为生产武器的枪炮厂和发电厂了。
同仁医院
1903年,刚刚落成不久的美国圣公会的大院
1894年,美国圣公会委派中国籍教士黄朗斋来安庆传筹建教堂。黄朗斋来到安庆后,在双井街租赁一户何姓人家的房子进行传教工作。1900年 ,圣公会在大二郎巷一带购房置地,开始修建教会建筑,不久北方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传教士被召回上海,工程被迫停止,承包工程的建筑商也因此破产,为了躲避债主,他躲在振风塔上面,并在上面度过了春节。
圣詹姆斯医院候诊室
1901年,教会开始建造圣救主座堂(时为全国圣公会十大教堂之一 ),因为义和团运动的教训, 教会还同时进行了教会医院和教会学校的建设,借此拉近和中国百姓的距离。这所与教堂同期建设的医院是同仁医院的前身, 当年秋天开业,位置就在圣公会的大院里面。
圣詹姆斯医院的病房
圣詹姆斯医院这是一座新式医院,主体建筑为一栋两层楼房,拥有各种诊疗设施和手术室。图为位于二楼的男子病房,紧挨着的病床上已住满了患者。在其旁边,还有几间单人病房。
医院的洗涤室
考虑到当时人们的习惯,在这所医院里,还专门设立了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给女病人使用的。所有这些建筑的外部结构都是中国式的,而内部布局则全是西洋风格。
新同仁医院
1906年,新的同仁医院在百花亭开始建设,1907年10月24日正式开业,它是当时安徽省规模较大的西医院。在医院开业前夕,发生了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事件,同仁医院的戴世璜医生应召前去抢救。
安庆教会人员在教会门前合影
小孤山
1870年的小孤山
小孤山,又叫小孤矶,在安庆宿松县境内的长江江心处,以其独立不倚而得名,被历代诗家学者吟赞为“长江绝岛、中流砥柱”。枯水期的小孤山如一出水芙蓉,婷婷袅袅。
涨水期间的小孤山
因为连续降雨导致这一河段江水大涨,此时的小孤山更像一个海拔不高的小岛,不再显得挺拔俊秀。
晨雾中的江景
从长江江面上眺望小孤山,在雾气笼罩中似隐还现,犹如蓬莱仙境,难怪有“江上小蓬莱”之美誉。
(风吹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