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牢记殷殷嘱托 奋力谱写美好安庆建设新篇章->正文

架起“连心桥” 服务“零距离”
——十五届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和界别活动室建设工作综述

  近年来,安庆市政协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思路,把建好用好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作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强化委员责任担当。通过“两室建设”,架起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推动委员“零距离”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真正做到界别群众在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走出了一条“政协走进群众,群众走进政协”的创新发展之路。

  建机制

  阵地建设全面推进

  市政协一直高度重视“两室建设”工作,坚持高位推动,建立主席会议成员、专门委员会联系“两室建设”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协委员工作室“扩面、规范、提质”的意见》等文件,推动“两室建设”扩面、规范、创新发展,形成组织面上“应建尽建”、工作面上“应进尽进”、参与面上“应联尽联”的良好局面。

  目前,全市已建委员工作室173家、界别活动室27家,共吸收992名省市县三级委员参与,基本实现相关界别全参与、主要区域全覆盖。桐城、怀宁、宿松等地已经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迎江、大观基本实现所有社区和全体委员全覆盖。

  连民心

  工作范围全面拓展

  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委员们依托“两室”,旗帜鲜明亮出委员身份,既为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拓宽了渠道,也推动了委员履职从会议履职走向社会履职、从被动履职走向主动履职、从个体履职走向团队履职,不仅强化了委员责任担当,更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

  各类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在提供专业服务、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办好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协商议事、化解矛盾纠纷、广泛凝聚共识等实事,进一步扩大了“两室”的服务内容、服务区域、服务范围。如迎江区健康宜城政协委员工作室,集合15名省、市、区政协委员,开展健康义诊,送健康上门服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健康科普讲座,周边居民网上看“健康宜城”、有事问“健康宜城”已成常态;大观区石化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集合19名委员,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深入调研,成功推动石化菱北生活区加装电梯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后提交的集体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市政协社科界别委员活动室定期举办“以案说法”活动,以典型案例进社区说法,服务群众200余人次,取得良好效果。

  仅2021年,全市各级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察民情访民意,倾心为民办实事,共收集社情民意500余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00余次,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00余个,直接服务群众达8000多人次,树立了“群众身边政协”的新形象。

  树品牌

  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通过在基层的履职工作,更加明白‘倾听民意、汇聚民智、解决民困’的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这次获得‘优秀委员工作室(站)’荣誉称号也给工作室在今后开展搭台协商、专业服务中注入更多的角色自信。”今年7月,在北京颁奖礼现场,获得全国首届“优秀委员工作室(站)”荣誉称号的龙鹏飞委员在接受采访中这样说。连续10多年扎根乡村教育、服务留守儿童,让龙鹏飞委员工作室赢得广泛赞誉,工作室运营下的“彩虹桥”项目,也凭借其多年开展的公益帮扶行动在群众中打响了品牌。

  为充分发挥委员专长,市政协推动成立了一批特色委员工作室和界别活动室,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园区、进乡村、进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鲜明、活动常态、群众认可度高的品牌工作室。


(通讯员 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