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在地区间全面合作中达到共同发展与繁荣

  近日,安庆市生态环境局与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局签订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是我省对标学习沪苏浙、推进长三角生态环境联保共治的第一份地市级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污染防治攻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方面互学互鉴,共谋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安庆晚报》1月4日)

  区域合作、一体化发展是时代的特征。安庆与上海嘉定区签订部门间生态环保战略协议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体现。从整体上来说,环保的一体性更加明显。因为环保不是某个地方的事,而是全局的事。局部的环保做好了,才能有整体的改善。从此角度上而言,不同两地跨区域签订环保全面合作协议更具有现实意义。

  合作中实现共赢,当是合作的前提与基础。依据协议两地实行环保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尤其是本地复制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开展企业办事“零跑”的行动,对于进一步推动环保为企业服务提供了现实可能。

  这样的合作,如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在实际中加以贯彻落实的话,可以预见这对于环境的改善,对于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由此,我们乐见这种合作给两地所带来的好处,并在进一步促进一体化发展上能结合实际探索出现实的经验,为全面合作及其一体化发展提供样本。

  合作、交流,实现共赢,本质上是开放的需要。一个地区要发展,就得不断地去融合,不断地去吸取先进地区的经验与好的做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补短板。短板如何补?方法多样,途径各异,但学习其他地方好的做法与经验当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原则。走出去,放眼当下,适当地“拿来”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拿来”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结合自身实际,有所舍有所取。这样的“拿来”,得到的才是真经,才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剂,是造福百姓的利器。

  当下,最要紧的就是全面发挥好这种合作机制,在双方的信息共享与紧密合作中,互通有无,实现战略性互补,为地区间全面战略协作,实现一体化发展积累有益的经验。其实,地区间的合作,我们还可以将眼光放远一点,只要是有利于我们的,都可以加以借鉴,并在学习与实践中变成自家的经验,以在合作与互助互进中达到共赢与共同繁荣。


(未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