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庆市纪录小康工程网上平台->正文

让乡风更文明产业更兴旺
“无形”信用“有形”赋能乡村振兴

  “信用”有什么用?

  在安庆经开区老峰镇,“信用”能换蓝莓、能洗车、能看病、能贷款……自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工作在老峰镇全面铺开以来,党建引领、信用变金,让这里乡风更文明、产业更兴旺。

  村民有了信用等级

  “我一个季度攒了60个信用积分,这次免费兑换了8斤有机大米。”老峰镇新光村村民沈叶高兴地说。

  去年底,党建引领信用村(社区)建设工作在老峰镇14个村(社区)全面铺开。“全镇纳入,这在全市尚属首次。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打造样板。”老峰镇党委副书记余久云介绍,随着建设工作的启动,各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党员网格长、党员楼栋长、志愿者开展采集工作,并针对不同群体采用“白天+晚上”“线上+线下”采集方式。

  很快,该镇完成了包括沈叶在内的8515户居民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将信用户划分为A、AA、AAA三个信用等级,并赋予一定的基础分,再根据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加减分,每季度对积分情况核算、公示。“与村民一样,我们对经营主体也进行了信用评级。”余久云介绍。

  “沈叶是最早参与改厕的村民,平时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支持村两委工作。”新光村党总支副书记桂成双说,“像核酸检测的时候,他就主动要求在他家设一个检测点,免费提供水、电、网络,并维护现场秩序。”

  场景应用让乡风更文明

  像沈叶这样使用信用积分兑换的村民,在老峰镇已经超过400人。

  如何让“信用”变成老百姓最关心、最需要、最贴心的?老峰镇为此先后打造了多种“信用+”应用场景:“信用+医疗”,在村卫生室开辟专区,通过兑换医疗券的形式为信用户提供免费量血压、体检等便利;“信用+家庭农场”,在镇域内选取9家家庭农场合作,根据信用户积分兑换应季水果抵用券;“信用+充电”,针对还建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问题,特意设置“信用充电桩”,凭卡充电;“信用+洗车”,与汽车维修公司合作,开启信用洗车新模式;“信用+超市”,打造积分超市,信用积分可在这里兑换水果券、充电卡、医疗券、洗车券,亦可购物。

  场景应用,不仅让信用户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让“攒信用积分”成为村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一季度‘大张旗鼓’地进行积分兑换之后,还有村民自己跑到村部拿工具回去改厕呢!”桂成双笑着说,“信用建设对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金融赋能让产业更兴旺

  如果说,“信用”对村民个人生活来说,是小便利,那对于经营主体而言,则是大用途。

  老峰镇种植户王贵军经营一家月季园,信用等级评定为AA,靠着这个,他轻松贷到了10万元,“没有抵押、不要担保,而且利率低,政府还贴一半的利息。”他说,从申请到拿到钱,总共不到一个星期。为他提供贷款、谋划发展的是“金融村官”。

  为了深化金融赋能,推进信用成金,老峰镇积极与安庆农商银行合作,聘请“金融村官”、设立金融工作站。“我负责新丰、新桥两个村,每周都会进村服务,主要是宣传金融政策、普及金融知识,帮助他们谋划生产发展,让大家把钱花在刀刃上,实现收益最大化。”严佳是安庆农商银行老峰支行副行长,从3月份起,他和5名同事被聘为老峰镇14个村和社区的“金融村官”。

  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对老峰镇集体经济组织授信1.7亿元;对全镇适龄5408户成功开展预授信,预授信金额3.7亿元,完成对404户授信3017.1万元,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 江露露 通讯员 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