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用好执纪“利剑” 提升监督质效

  7月上旬,我市全面启动第二轮县(市、区)交叉巡察。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交叉巡察作为常规巡察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生脸”监督优势,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有效延伸。

  (《安庆晚报》7月22日)

  我市不断创新巡察方式,让交叉巡察成为执纪监督“利剑”。自十一届市委以来,共开展交叉巡察8轮,就发现问题8495个,移交问题线索477个,已完成问题整改8426个,党纪政务处分135人,移送司法机关27人。巡察“异地用兵”,大力提升了基层监督质效,推动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长期以来,“熟人社会”监督难,是制约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个重要原因。熟人社会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这让基层纪委放不开手脚监督。特别是县(市、区)巡察、市直单位对口巡察时,存在较重的人情压力,“熟人监督熟人”难题亟待破解。而实施交叉巡察,巡察人员不受当地管辖,由于熟人少,工作上便没有什么顾虑,可以放开手脚去巡察,可有效防止人情干扰,破解“地盘小、人头熟、监督难”等突出问题,在提高巡察绩效的同时更能取信于民。

  要让交叉巡察这把执纪监督“利剑”更锋利,要做足“人”的文章。一方面,选准配强交叉巡察人员。把政治好、业务强、自律严、作风实的同志选进交叉巡察组;另一方面,合理编组。视巡察地情况,采用整编交叉、混编交叉、组合交叉等多种交叉编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施交叉巡察,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对巡察地情况不熟悉。为此,必须提前“预”、精准“预”。既可以借力互联网,全网扫描被巡察单位信息,提前了解交叉巡察单位职能特点、公众关注焦点以及廉政风险点;又可以主动对接上级纪检监察部门,获取问题线索,通过巡察前的各项准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巡。

  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交叉审计要发现和解决问题“两手抓”。既要“拿得起”。找得准问题,检得出结果,号得准脉搏;又要“放得下”。放得下情面,查得出根源,开得出处方。

  扬交叉巡察“利剑”,破熟人监督“难题”。交叉巡察较好地发挥了监督“未梢”作用,我市这条执纪监督道路值得我们坚定而执着地走下去。


(艾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