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体新闻->正文

十年推陈出新 新戏新剧新黄梅
——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特稿之二

  2013年金秋时节,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大幕开启,奏响了“艺术的盛会、群众的节日”的精彩乐章。十年来,一部部大戏轮番上演,国内外剧团、全国戏迷共聚一堂,“八方贺黄梅”;十年来,本着排好戏、演好戏、推好戏、传好戏的原则,艺术节、展演周为新创优秀剧目提供集中展演的舞台,推出《大清名相》《邓稼先》《不朽的骄杨》《鸭儿嫂》等优秀剧目,以黄梅之声唱响主旋律,礼赞新时代。

  推陈出新 畅享文化盛宴

  推陈出新是永葆戏曲艺术活力的不二法门。

  当“千年古宜城、百景新安庆”成为2013年展演周期间的热点,文旅结合的模式已然形成。“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十年来,无论是艺术节,还是展演周,文旅结合的显著效应让黄金周更有黄梅味儿,也让广大戏迷票友在新剧美景的熏陶中惊喜不断。“不虚此行”“每年都有新看点”“明年还会来”……走在安庆的社区、广场、景区、剧院,处处“梅香四溢”,好评声不绝于耳。

  每一届艺术节、展演周的举办,都是对黄梅戏艺术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除了推出群众喜爱的经典剧目外,新创剧目的“戏份”也逐年递增。

  2013年展演周共组织9台16场黄梅戏剧目展演,包括新编黄梅戏《相知吟》《相思扣》等。

  2014年展演周推出的13台大戏中,既有让人百看不厌的经典剧目《女驸马》《天仙配》, 也有给人惊喜的4台原创新戏《寂寞汉卿》《胡久根卸任》《梁祝》《靠善升官》;既有老年人喜爱的古装戏《半边月》《六尺巷》,也有年轻人爱看的现代戏《寸草心》。

  2015年,新创黄梅戏《大清名相》在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精彩上演;23台新创优秀剧目集中展演,刷新历届展演纪录。一台台充满激情和震撼力的参演剧目,沸腾了黄梅戏乡的一座座剧场舞台。

  2019年展演周推出小剧场黄梅戏《玉天仙》《浮生六记》,让观众体验黄梅戏的创新发展,感受黄梅戏不一样的舞台呈现和艺术魅力。

  十年来,安庆在黄梅戏艺术创作方面坚持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按照“新戏”与“老戏”,“大戏”与“小戏”并重的思路,采取“新创一批、改编一批、移植一批”的方法,通过新创、复排优秀剧目不断丰富戏曲艺术的内涵,彰显着多元化的艺术风格。

  同频共振 奏响时代强音

  紧扣时代脉搏是黄梅戏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聚焦时代主题,是近年来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周新剧展演的一大特点。诚如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所说,聚焦现实主义题材,凸显作品的时代性,已成为当代黄梅戏创演的新方向。

  2018年展演周,“新创好戏”再攀艺术高峰,“精品大戏”讴歌时代典型,艺术节开、闭幕式分别上演了新创黄梅戏《邓稼先》《老支书》,呈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以身许国、无悔逐梦的感人故事和农村基层干部为民解忧、真情付出的先进事迹,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2019年展演周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黄梅戏《芝麻官的芝麻事》等作品聚焦英雄模范、精准扶贫、基层党建等,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2020年展演周,创排脱贫攻坚题材黄梅戏《鸭儿嫂》等,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团结奋斗奔小康的安庆故事,记录不忘初心向前行的时代强音。

  2021年,大型红色主题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在艺术节开幕式燃情上演,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展演的28台黄梅戏新创作品多以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如《共产党宣言》传递坚贞信仰,《太阳山上》再现新四军刻骨铭心烽火岁月,《旗映牯牛降》缅怀先烈方志敏,《新四军母亲》还原大别山区革命烈士感人故事,在艺术节的舞台上讲述红色故事、传唱红色经典,让观众欣赏到黄梅戏之美,也触摸到时代脉搏。

  十年来,黄梅戏艺术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繁荣发展,新创黄梅戏舞台剧《大清名相》《邓稼先》《鸭儿嫂》等60余部,复排传统大戏《牛郎织女》《葵花井》《卖花记》等24部,新编移植剧目6部,新创黄梅小戏100余部,复排高腔、弹腔、文南词、曲子戏等稀有剧种剧目56部。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女驸马》入选全国“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鸭儿嫂》入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优秀剧目展演、全国现实题材及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重点项目,《大清名相》剧本获第22届曹禺剧本奖,《邓稼先》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玉天仙》获韩国戏剧节最佳国际剧目奖。黄梅戏《献船》代表安徽省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圆梦奖——剧目创新奖。

  今年的黄梅戏展演周与广大市民开启了“云上之约”,“喜迎二十大”黄梅戏优秀剧目展播,共有省内11家黄梅戏剧团15台优秀黄梅戏大戏进行线上展演。既有黄梅戏《女驸马》《小辞店》等经典剧目,也有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太阳山上》等近年新创新编的现实题材剧目,还有入选全省戏剧孵化计划的黄梅戏杂技剧《七夕情缘》。“互联网+”模式让这场艺术盛会更加香飘四溢,黄梅之花更加艳丽芬芳。


(全媒体记者 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