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宿松县->正文

网格管事 支部说事 “五老”调事 群众议事
“四事四权”为幸福生活“加码”

  今年以来,宿松县陈汉乡白鹤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精神,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打通村民自治“微循环”上下真功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力促“四事四权”工作法(网格管事、支部说事、“五老”调事、群众议事,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落地生根,为群众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网格管事服务群众

  白鹤村将原有较为零散的村民小组优化整合为9个网格片区,严格挑选既能管事又能干事的专职网格员,每位网格员都由一名村“两委”干部负责对接,形成由村“两委”到每家每户的树状网格图,推动人居环境整治、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等各项重点工作。

  同时,白鹤村聚焦网格员政治素养提升和业务能力精进,除了岗前、岗中工作培训外,还开展“三看三比”、积分评优等活动,并加大日常调度和应急演练,特别是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工作,定期组织网格员参与实战演练,确保网格运转高效,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多元治理移风易俗

  白鹤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钓鱼台水库建设后,又经历了库区移民、自然村合并等历史变迁,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退伍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等一批历经沧桑的“五老”人员,在群众中具有相当高的名望,对于处理民意纠纷、疏通乡村治理“微循环”、形成多元化治理有着重要作用。村“两委”积极鼓励“五老”人员发挥余热。

  在村主干道拓宽建设中,遇到“占地”问题,一些群众为了蝇头小利不配合工作。村“两委”在协调工作时,邀请相关群众到“五老调事厅”,坐下来商量,让群众理解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的关系,最终妥善化解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在移风易俗工作中,“五老”代表朱在天,以一个老党员、老教师的身份,在振兴夜校的“讲坛”为村民讲述忠孝双全、黄香温席等孝老爱亲的故事,引导大家要厚养薄葬、孝老爱亲,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培育文明新风尚。

  品茶话事谋求振兴

  白鹤村“两委”班子以“不逃避、不抗拒、解民意、诉真情”的方式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党建引领作用,设立“书记下午茶”时间。凡是有诉求的村民都可以集中在每周四下午到村部品茶话事,由村党支部书记与来访群众面对面对话,驻村第一书记做公证或第三方调解,支部党员紧密配合做好身边群众工作,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掌握民心所盼。对于合理的要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立即解决,对于超出范围的,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

  通过“书记下午茶”,村民们在聊完“家事”后,还会议一议“公事”。对于群众关注度高的建设项目,通过向群众直接问“要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来掌握最真实的需求,让项目谋划不走偏。如今,白鹤中心村文化广场顺利建成;村主干道拓宽工程,解决了“逢节必堵”的出行难题;茶叶加工厂、农副产品烘干厂等“书记项目”开工建设填补了产业链空白……


(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 通讯员 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