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让不文明交通行为无所遁形

  10月下旬,桐城公安交警大队采取新方式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劝导和查处,取得良好效果。(《安庆晚报》11月10日)

  桐城公安交警大队对不文明交通行为严查快处,保障的是道路安全,维护的是公共利益。

  让安庆交通更顺畅、出行更便捷,不仅体现在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上,更体现在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上。对于安全文明出行,人们早有共识,而且《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庆市文明行为条例》等对酒驾毒驾、开车接打电话、不系安全带、不礼让斑马线等行为,都提出了精准适用的惩戒要求。但现实中,一些司机在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法不责众”错误观念的作祟下,拿生命当儿戏,视规则为游戏,为交通安全埋下了诸多隐患。归根结底,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思想和规则意识,通过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主题鲜明的文明实践,让司机懂规矩、守规则、讲规定,“知行合一”从法律遵守迈向文明自觉。

  这几年,安庆在文明交通整治上,范围不可谓不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要让交通顽瘴痼疾销声匿迹,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久久为功。从这个角度来讲,既要体现治理刚性,用好惩戒这把“戒尺”,将零容忍、出重拳真正落地落细,该暂扣的一律暂扣,该吊销的一律吊销,该拘留的一律拘留,让司机在付不起的代价中循规蹈矩;也要拓宽治理思路,让管与教、严与慈更好地融为一体。有法律兜底,并保持一抓到底、狠抓不放的劲头,就能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让不文明交通行为无所遁形。

  一个基本共识是,治理交通陋习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是发挥全民力量,文明交通,每个“你”都是主角!在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同时,要利用“随手拍”等强化社会监督,重视家庭和社区的提醒、劝诫作用,开文明车、行文明路、做文明人。另一方面要发挥科技力量,通过无人机、电子监控等“神器”,以及大数据、云计算赋能,更精准地监督执法,倒逼每个司机树牢“开车有敬畏、骑车有路德、走路有礼仪”的“安庆规矩”。

  有法治教育,有重典震慑,有全民监督,不文明交通行为,的确该收敛收敛了!


(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