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再芬黄梅剧院青年团副团长 吴美莲
打造品牌活动 繁荣安徽文艺
近年来,安徽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有力推动各艺术门类竞相繁荣。接下来,安徽文艺事业如何“高处攀高”、更加繁荣发展?
“建议举办安徽省文化艺术节、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展演等,让精品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力。”吴美莲建议,加大财政资金向打造重大文艺品牌类活动倾斜力度,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重大文艺活动,创演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带动编、导、演等幕后人才成长成才。依托品牌类活动的举办,还能实现“本土人才”与“外来人才”的双向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打造专属安徽的文艺品牌。譬如,重新包装《相约花戏楼》,策划高档次电视类节目,让品牌文艺活动成为展现安徽文艺繁荣发展、展示安徽形象的重要窗口。
省人大代表、安徽优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吴建雄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构建了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但还存在产业规模总量偏小、产业链上游基础材料、关键元器件高度依赖进口等问题。
吴建雄建议,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做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健全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财政、税收、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鼓励政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加强技术、标准、专利合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沟通机制;积极探索成立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投资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重点投向优势企业、重大项目、产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交易市场,既能解决电子信息企业融资难问题,还能有效分担技术创新进程中的风险。同时,支持建立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省人大代表、安徽永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丁满华
建立校企创新联合体
近年来,一些地方“用工荒”和“就业难”现象并存。作为职业教育学校,以往校企浅层面的合作已不适应当今的用工和就业需求。
丁满华建议,进一步扩大中等技工学校招生规模,适当调整录取评价标准,让更多学生接受技能型训练。加快调整中等技工学校专业设置步伐,根据我省民营企业经济特点和用工需求,合理调整专业方向。在产业集聚区,联合高校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和技能提升工程。同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让更多有实战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走进课堂;加强制造业企业与职业中等技术学校校企实训基地的合作,为学生定期提供针对性实操培养,学校也需要针对性制定相关课程,为学生毕业后更快融入企业做好准备。
省人大代表、安徽中天人律师事务所主任 崔爱国
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近年来,全省各地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一些农村地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仍然是普法的短板。
崔爱国建议,创新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涉及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知识。加强机构建设,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乡村法治宣传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方案措施,采取乡镇、村(社区)、村民小组上下联动方式,长期坚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公检法及其他行政执法部门要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采取以案释法、以案说法、现身说法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形式,提升普法效果。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法治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切实加大基层普法经费投入力度,将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与农民的生产生活、乡村振兴有机联系起来。
省人大代表、安庆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马健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近年来,城镇化、现代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一些地方的基层治理体系效能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马健建议,积极推广社区居民协商自治模式,培育发展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强化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意识,提高居民参与水平;不断强化街道办事处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职能,共同打造“权责一致”型社区治理体系,并通过基层管理体制的创新,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并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将基层组织全面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激励政策,建立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信用评价、企业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等制度,构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自助、互助社区服务新格局。
省政协委员、安徽中信智力服务机构董事长 汪姜峰
深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近年来我省大力改善营商环境,但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政府用权需进一步规范、政商诚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
建议强化依法行政,构建政商诚信体系,确保政商双方在法制轨道上运转;明确行为准则,优化考核评价措施,公开列出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完善纠错容错制度,从制度上保护敢担当作为的干部;加强政商互动,畅通政商双向信息,建立领导干部定期联系民营企业、行业商协会机制,建立大数据库、智能协同系统,着力解决部门之间“数据孤岛”及政商信息不对称问题。
省政协委员、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杨国才
持续推进县城标准化建设
县城在城镇体系中发挥着服务乡村、连接城市、沟通城乡等功能。但由于缺乏建设标准可依等原因,县城建设总体上明显滞后,尤其在公共卫生、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短板弱项,不仅使县城难以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制约了县城基本功能的发挥。
建议建立安徽省县城建设标准,建立健全县城标准化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实行县城标准化建设闭环管理,建立和完善县城标准化建设的“计划-执行-评价-反馈”的全链条管理,力争实现县城的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完善县城标准化建设考核机制,把县城标准化建设纳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
省政协委员、安徽酷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红祥
破解县域技能型人才发展瓶颈
由于县城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科技氛围不浓,再加上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对高质量科技人才缺乏吸引力等原因,导致企业高级技工人才招聘困难。
建议以县经济开发区龙头企业为主承办职业学校,突出学校为本地企业培养人才的属性,根据县域企业的实际需要开设对应的职业技术专业,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人才的同时,更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的人才,引导他们积极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学校与培养的学生签订相关协议,设立服务县域企业最低年限,提高薪资待遇,开展能力培训,在留住人才上下功夫。
省政协委员、望江县医院副院长 董银梅
支持薄弱县域林业产业发展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是我国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持续高效推进县域,尤其是经济发展基础差、经济总量小的县域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区别对待山区县和平原丘岗县的基地建设规模,对已形成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并加以实施的县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拓宽林业融投资渠道,简化贷款手续,便捷抵押评估,延长贷款期限,帮助林业经营主体脱困解纾。对农业政策性保险提标扩面,扩展保险品种。放宽低产林(松树)改造的(采伐)指标限制,为经济薄弱县林业产业的快速推进乃至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提供强有力支撑。
省政协委员、安徽环新集团总经理助理 潘斌
促进新能源乘用车消费
近年来,我省着力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但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低的现状与我省作为一个新能源汽车制造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建议完善铺建充电桩的电路条件,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共建充电桩;对于居民购买家庭用车选用新能源汽车的给予一定奖励,对当前运营车辆改为新能源汽车的进行购置补贴,政府部门购置的公务用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充电设施建设的进度,引导社会各界全面了解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好处,提高居民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强化机动车排放监管,鼓励淘汰老旧汽车,换购新能源汽车。
(全媒体记者 汪迎庆 白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