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文化与商业“珠联璧合” 传统节日更具活力

  元宵节将至,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商超发现,各种口味的汤圆纷纷上市,吸引不少市民购买。(《安庆晚报》2月3日)

  传统节日是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过好传统节日需要文化赋能,同时也需要商业助力,对于传统节日中的各种商业活动,有人认为,商业活动淡化了传统节日。事实上,传统节日的文化味与商业味,从来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商业活动与传统文化并非对立不容,关键是怎样让两者融合。

  可以看到,现在传统节日的商业活动发生了积极变化,不是一味商业化炒作,而是将传统节日中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商业活动,用蕴含文化的商业方式,去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非为了商业销售单纯地搞促销。比如,将元宵节猜灯谜与促消费活动相结合,既能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又能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还能在乐娱乐购中享受元宵节的快乐。

  可见,传统节日中的商业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可以起到一举多赢的效果。商业与文化结合不但没有淡化传统节日,反而让传统节日更具时代感,更具生机与活力。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元素,并没有因为商业活动而淡化,而是通过商业活动的融合,蕴含在传统节日中的传统文化自然而然的被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出来。

  复活与振兴传统节日,需要文化与商业“珠联璧合”,通过商业与文化的融合,“双轮驱动”传统节日的现代复兴。比如,当我们忧虑传统节日日渐式微的时候,洋节却在中国风生水起。洋节在中国的兴盛,虽与一些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崇拜有关,但主要还是商业力量主导的结果,如果没有商业活动的推波助澜,圣诞节、2.14情人节不可能在中国如此火爆。而当一个节日火爆之后,蕴含在节日中的文化元素,无论沉睡多久,都会被唤醒。如果我们拒绝传统节日中的商业活动,传统节日现代复兴之路必然更加漫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因噎废食、固步自封?

  传统节日最大的危机就是没有人气,缺乏人气的传统节日必然逐渐没落。复兴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让传统节日融入现代人生活,这里面必然离不开商业活动的强力助推。不断创新商业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方式方法,传统节日的人气必将越来越旺。


(孙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