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诀”服务企业用工
近年来,美的新能源、国轩高科、慧儒电子、正威潜阳等项目陆续落地、投产,市人社部门将积极精准服务企业用工,为本地企业发展储备活力,创新劳务协作新模式,打好用工服务“组合拳”,着力构建省市县三级劳务协作体系。(《安庆晚报》3月3日)
全力“拼经济”,离不开“保用工”。而服务企业用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前,各级各部门尤其需要练好“四字诀”,当好服务企业用工的“服务员”“店小二”。
练好“摸”字诀。面对企业“用工荒”和求职者“就业难”的现状,需双向发力。既要积极践行“下沉式服务”,精准摸排企业用工需求,做到企业缺工规模、缺工类型、技能要求、薪资水平“四清”;又要借助“移动端”“云发布”等载体,采用即时发布、联动发布等形式,让更多求职者“指尖求职”“掌上应聘”,从而摸清求职者的技术专长、就业意向等,彻底打破招聘企业与应聘者的信息壁垒,实现精准“配对”。
练好“训”字诀。劳动技能是求职者的“敲门砖”。新招聘工人就职新岗位,尚存在技能不熟、不精等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当立足现实需求,主动对接企业,采用委托培训、“订单培训”、校企合作等方式,强化对新招聘工人的技术培训,努力让更多劳动者拥有一技之长,端上“金饭碗”。
练好“共”字诀。实践证明,“共享员工”既可以有效化解企业季节性“用工荒”,又可以降低用工成本。对此,政府在推行“共享用工”模式上要有所作为,既要认真梳理“共享用工”可能涉及的劳动保障安全法律问题,明确原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和合作单位的责权利,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社会保险等权益;又要搭建政府层面的共享平台,及时为企业牵线搭桥,推动“共享员工”走向常态化,为企业用工助力。
练好“惠”字诀。用好惠企政策,优化公共服务水平,让“打工人”享有更多实惠,无疑能拴心留人,助企用工。高效率、无障碍地为工人办理“五险一金”;织密各大园区公交网,让工人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大力建设廉租房,让工人夫妻能团圆;把学校、幼儿园建在工厂密集区,切实解决入托入学难……不断优化的公共服务普惠“打工人”,他们就一定能生活舒心,留得安心,工作会更尽心。
下一篇文章:弘扬雷锋精神 涵养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