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爱心课堂”是对未来主动担责

  这样的“爱心课堂”很自然地让人想起了过去年代企业办社会的情景。那时候不少企业肩负着社会的功能,比如办幼儿园、学校,以及其他与民生相关的机构等。企业办社会有其天然的不足,加重企业负担,但也在事实上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很显然,眼下“爱心课堂”与过去的企业办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是企业架构的一部分,只是企业爱心的一种奉献结果。

  但正是这样的奉献,取得的现实效果却让人欢喜,不仅解决了职工带娃问题,而且也有助于职工安心生产。这种双赢的结局,当是皆大欢喜的。在“爱心课堂”里,除了孩子们的照顾有了依托外,学习上也有着相应的保障,中心学校的老师们主动当起志愿者,闲暇时就来给孩子辅导作业难题。带娃问题与作业问题都在这里得到了化解,此可谓解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我们还注意到“爱心课堂”不仅得到了老师们的帮助,也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太湖县教育局向“爱心课堂”捐赠了课桌椅、图书和电视机,使得“爱心课堂”不再只是空间概念,而是倾注了更多人的爱心。

  事实上,也正是许许多多的爱心付出,才让“爱心课堂”成了孩子们课后学习的天堂与乐园。这里还有企业主自费搭建的乒乓球台、购置的羽毛球和球拍等,一定程度上孩子们的运动也得到了保障。

  “爱心课堂”在现实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值得社会尊重,也值得那些有条件的企业效仿,同时也更加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帮扶。腾出一方空间,置办一些必要的设备,有力出一份力,有钱出一份钱,爱心叠加,积小善为大善,所有的付出必定在现实中获得回报。不说别的,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学习有保障,就是最大的成效。如此,我们真诚地希望类似于这样的“爱心课堂”在得到社会集体承认中,也能得到更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帮扶。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良心活,是对未来的一种主动担责。


(未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