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卫新闻->正文

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小心慢性肾脏病来“偷袭”

  慢性肾脏病是我国常见的重大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达10.8%,即每10人中就有1位慢性肾脏病患者,如未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易发展为尿毒症。

  今年以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门诊已接诊病人中,慢性肾脏病患者超50%;安庆市立医院肾内科门诊去年全年所接诊病人中,慢性肾脏病病人占90%以上。慢性肾脏病的社会知晓率如何?日常该如何预防、降低患病风险?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多被称为“隐形杀手”

  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

  连日来,记者围绕透析治疗进行了随机采访,大部分市民知道其是尿毒症的常见治疗方式。但对于慢性肾脏病,认知皆较为模糊。

  “尿毒症并非一种独立疾病,而是急、慢性肾脏病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吴军介绍,慢性肾脏病多被称为“隐形杀手”,其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当肾脏功能完全丧失时,即进入终末期,俗称“尿毒症”。

  慢性肾脏病有5个阶段,1至3阶段多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增多等,可能出现无症状表现;4阶段临床症状、肾脏损害加重,可能出现下肢肿胀、消化道出血、呼吸急促等症状;5阶段即终末期,治疗方式分为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等3种。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需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50余万人,每年新增12至15万人。

  医保解决患者经济压力

  “隐瞒”病情是无奈之选

  在安庆第一人民医院龙山院区血透室,一根输血管连接着张洁的身体和透析器,血液经透析器去除毒素和多余水分后输回体内。张洁告诉记者,她经营着一家小店,因患病多年,每周固定时间歇业半天,到医院接受透析治疗,每次治疗持续4个小时。

  张洁很少和孩子解释自己为何每周固定时间“消失”,几乎不谈自己的病情。“目前,只有特别亲密的几位亲朋知道我的病情。”张洁微笑着进一步解释,将知晓自己病情的人控制在熟识的亲朋范围内,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多数人对慢性肾脏病的认知较少,不理解甚至担心尿毒症会传染,我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不被多数人的不理解所影响。”

  据了解,随着我国医保政策的普及和发展,慢性肾脏病的大部分治疗已基本摘去“高花费”的帽子。大部分患者血液透析的医保报销比例在90%以上,极大降低了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近420元一次的费用,经医保报销后,只需20元。”张洁笑着说,经过治疗,如今,她的病情逐渐稳定。

  吴军介绍,慢性肾病带来的肾脏损伤是不可逆的,无论是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都只能延缓疾病发展,肾移植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肾源供体稀缺。该院血透室的第一位病人,是1999年来做血液透析的,如今,快60岁的病人依旧坚持一周血液透析三次。

  重视早期症状

  均衡饮食规律适量运动

  缺乏早期筛查和主动预防意识,对肾脏疾病早期症状重视程度不高,成为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肾脏病道路上的“拦路虎”。吴军介绍,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加上腰酸乏力在生活中起因较多,出现时往往不被重视,来医院就诊的病人大多数已是中晚期。

  饮料代水、熬夜、高盐饮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在导致高血压等慢性病“年轻化”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年轻化”。这是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会增加肾脏负担,诱发慢性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继而发展为慢性肾脏病。前不久,吴军接诊了一位19岁的病人,问诊得知,其有长期将饮料作为水分摄入的习惯。

  吴军提醒,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年轻群体需时刻关注自身肾脏健康。为预防、降低患肾脏病风险,日常应科学均衡饮食,规律适量运动,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不随意服用非处方药物,建议远离香烟。若以上因素有一个或多个难以达到,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见习记者 管炜 全媒体记者 徐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