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向“舌尖上的浪费”勇敢亮剑

  紧盯线上线下两条主线,压实属地、企业和监管三方责任,推行一项“小份菜”改革,曝光一批餐饮浪费负面典型,开展“五进”宣传活动,推行“12315”工作法,我市打出制止餐饮浪费组合拳,向“舌尖上的浪费”亮剑,力争营造文明餐饮、绿色餐饮的浓厚氛围,形成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的健康风尚。

  轰动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让国人赏心悦目,而“舌尖上的浪费”更让我们触目惊心。央视创意播出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公益广告,揭批了国人餐桌上的铺张行为并反思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此举有着非同寻常的舆论导向意义。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吃喝原本是生存之需,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吃好点吃精点吃饱点,都无可厚非。更何况,相比过去,我们的腰包鼓了食物多了胃口好了。然而当口腹之欲异化为饕餮之欲时,不少国人就难免摆阔气讲排场比奢华,从而滋生争奢斗阔的浪费现象。

  中国,一个素以勤俭节约为传统美德的国家,为何餐桌上出现大量浪费的现象呢?原因在于一些人过于看重“面子”的劣根,认为请客菜肴不剩,便不足以表达好客热情便无法标榜自己的出手阔绰;另外,浪费严重的大多都是公务或商务宴请。由于是花公家或他人的钱,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白花,不剩白不剩,扔了也白扔。如此惯性思维催生的必定是狂吃海喝挥霍无度的奢靡行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确,“起家好似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既是基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要求,也是践行新时期厉行节约的精神所在。因为一个盛行浪费的民族不可能涵养真正的物质文明,相反,一个崛起有为的民族,必定会恪守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了不让盛宴变剩宴,为了将“舌尖上的美味”变成“舌尖上的美德”,为了将“舌尖上的腐败”变成“舌尖上的清风”,让我们群策群力勇敢亮剑吧!


(王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