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安庆->正文

吴振鹏的铁血丹心

  1933年5月20日深夜,南京火车站,灯光昏暗,空气微凉,国民党宪兵司令谷正伦带着一队人马,手持蒋介石的一封密电,在耐心等待一位特殊的“客人”。凌晨时分,从专用铁挂囚车里押解出一位戴着手铐、拖着脚镣、身材高挑的年轻人,头发蓬乱、眼神坚定,他就是国民党一直“关注”的共产党人吴振鹏。

  吴振鹏(1906~1933),别字翔云,笔名季冰,化名吴静生,怀宁县在城乡(今安庆市宜秀区永安社区吴家嘴)人,著名青年领袖、革命烈士,曾担任共青团上海引翔港区委书记、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团中央学运部部长、团中央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巡视员等职。5月17日,吴振鹏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完成巡视工作回上海途中,不幸落入国民党特务的魔爪。

  国民党南京宪兵司令部的牢房为全封闭式,电网密布,岗哨森严。21日上午,谷正伦按蒋介石的“动用一切手段让吴振鹏起誓归顺”的意图,对吴振鹏开始了强大攻势。

  谷正伦手捧咖啡,满脸堆笑:“吴先生,你得听我一劝,蒋总司令是个爱惜人才的领袖,他摒弃前嫌,盼望你回心转意。在我之下,职位随你挑选,官邸就在南京,高薪之外,还给你配齐警卫、勤务等人,只要你愿意为党国效力。”

  被解开手铐的吴振鹏不动声色,昂首挺胸,端坐如钟,眼神里充斥着蔑视,丝毫不像阶下囚,倒像一个义正词严的法宫。经过几天几夜的车轮战,坚定不移的吴振鹏从没吐出一句让他们想听的话。可上峰却不断地追问劝谏的结果,这让谷正伦恼羞成怒又倍感惊慌。

  两天后,谷正伦安排了一次特殊的聚会,由袁炳辉、胡登云、王云程三任叛变的团中央书记集体出面,邀请吴振鹏一起“叙旧”。同时,安排青工部长胡大海、秘书长陈卓文一起参加劝说吴振鹏。这五人都是“模范叛变者”,并且摇身一变成了中统高级特务,他们将“以身说法”劝说吴振鹏。

  夏日的夜晚,南京秦淮河两岸,霓虹璀璨,炫歌悠扬。吴振鹏端坐于椅子上,眼里流露出对他们轻视的神色。

  三个叛徒端起酒杯向吴振鹏敬酒,领头的袁炳辉俨然没有一丝尊严,他想用自己的“成就”来感染吴振鹏,便端着酒杯来到吴振鹏面前说:“我们虽然在中共组织同僚很久,但从来没有理解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自古至今有谁个英雄逃脱过金钱、酒色?人生苦短,何不趁年轻潇洒一把?”

  “我吴振鹏是个穷人,享受不了你们这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今天,你们这么盛情,就不用废话,赶紧喝个痛快吧!”吴振鹏说着将一大杯酒一饮而尽,接着又是一杯。接二连三的举杯,让几个“模范叛徒”喜出望外。随即,吴振鹏借着酒劲大打出手,一时间,桌子翻了,杯盘碎了,歌声戛然而止,代之而起的是“噼哩啪啦”的瓷器、玻璃的破碎声。

  “狗奴才们,你们听好了,我吴振鹏是顶天立地男子汉、真正的共产党人,高官厚禄算什么?锦衣玉食算什么?声色歌舞算什么?我会抛弃私欲、舍弃生命,为伟大理想而奋斗,我的理想就是振兴中华民族,造福子孙万代……哈哈哈……要打要杀随你们,我吴振鹏无话可说!”吴振鹏昂着头,以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雄气概,斩钉被铁地说完后,哈哈大笑起来。

  以后的几天中,熟悉的劝降者轮番登场。可吴振鹏一律表示“心意”已领,不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就是坐着看报不理不睬,有时兴趣来了,就对来人挖苦讽刺一番。

  反动派的耐心终于熬完,检验共产党人钢铁意志的酷刑已经为吴振鹏拉开了序幕,吊蒙刑、老虎凳、电椅刑、水刑(灌辣椒水煤油)、根刑(根击前胸后背),甚至竹签钉进十指……这些惨无人道的酷刑,却没能引发出他们想看到的一丝痛苦声息或者半点难忍表情,无论什么花样的刑罚,无论多么残酷,吴振鹏都表现异常平静,回应反动派的是“不屈服”和“零口供”!

  6月14日,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吴振鹏终因被摧残过度,口吐鲜血——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就这样在非人道的摧残中倒下了,他,用鲜血捍卫了自己的信仰,用鲜血鼓舞了后来者的斗志,用鲜血昭示了共产党人的必胜信念,用鲜血渲染了“赤旗漫卷、万山红遍”的世界。

  倒下的英雄吴振鹏,葬在南京雨花台。英烈风骨犹存,感召后人。烈士的精神,如一 盏 红灯,照亮未来。

(陈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