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招双引->正文

向长三角一流园区看齐 打造“三大产业地标”
——访安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旭东

  开发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创新转型的主引擎。对标沪苏浙,作为“国字号”开发区的安庆高新区要学什么?又该如何学以致用,争当发展的排头兵?8月9日,安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旭东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对标沪苏浙产业园区,我们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杨旭东说,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要学习“主导产业清晰、高新特色鲜明”,比如,南京生物医药谷主打高端生物医药研发,重点发展基因产业、生物制药、医药研发。要学习“产业定位高端、深耕产业链和价值链”,比如,上海化工园开发10平方公里,但产值却超千亿元,以高门槛、高标准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学习“鼓励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比如,张江科学城集聚了全球最顶尖的创新企业和人才资源;杭州未来科技城构建了涵盖人才、研发、产业化的全方位扶持政策体系。

  作为长三角区域的国家级高新区和全省规划面积最大的专业化工园区,接下来,安庆高新区如何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杨旭东表示,“我们将把对标学习的要求落实到打造‘千亿园区’和长三角一流国家级高新区的举措上来,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力争实现从工业园区到科技园区、从化工园区到绿色园区的转变。”

  具体而言,杨旭东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发力追赶,坚定发展信念,保持发展定力。持续扩规模,牢牢把握上海、苏州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领域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大机遇,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寻找与长三角区域重点企业合作的突破点,吸引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着力引进一批重大优质项目,加快现有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深入调结构,对标沪苏浙产业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多布局产业链高价值环节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快清退低端产业和低效产能,坚决依法关停不达标企业;全面强质量,在企业和项目的准入上,向长三角一流园区看齐,坚持在引进行业领军企业上发力,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单纯依靠产业招商,逐渐转向招商引资和创新发展“双轮驱动”。

  “对标沪苏浙,我们应该更加明确产业定位,着力打造产业地标。”杨旭东表示,“我们将从区位、公共要素、产业发展现状、主导产业市场预期出发,打造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生产性服务业‘三大产业地标’,走出一条有安庆高新区特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一是推动化工新材料向下游拓展延伸,从原料驱动和市场导向出发,瞄准高附加值环节积极布局,推动山口片区围绕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精准招商,努力提升园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在长三角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取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地标;二是提升生物医药产品附加值,引进生物制药、高端制剂等高附加值环节,提高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完善现代物流、货物仓储、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支撑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对标沪苏浙,在杨旭东看来,安庆高新区还要从政务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上全面对标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才环境方面,全力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抓好山口片区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开发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资源;优化政务环境,充分学习沪苏浙推行“最多跑一次”“店小二”“保姆式”政务服务模式的经验,办好自己的事;创优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园区绿化水平,强化环境监管治理水平,深化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园区。


(全媒体记者 白萍 通讯员 陈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