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1500路监控覆盖400多口水塘 水上救生机器人“上岗”
“黑科技”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水域附近配置应急救生设备、专人巡塘、建设防溺水监控、安装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配备水上救生机器人……这个夏天,安庆在“人防+物防”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力量投入,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14.jpg

  大观区十里铺乡袁江村杨山洼岸边的防溺水监控。

  监控覆盖400多口水塘

  可隔空喊话劝离近水者

  “紧急距离,尽快离开……”8月16日上午,大观区十里铺乡袁江村一处名叫杨山洼的水塘边,视频监控捕捉到几名孩童的身影后,立即发出预警。预警结束,孩童依旧停留在岸边,此时,监控设备里传来村民组长胡光明的警告声:“不要趴在栏杆上,水深危险,尽快远离……”直到孩童离开岸边,警告才结束。

  今年入汛前,杨山洼岸边的视频监控安装完成,负责该水域防溺水工作的胡光明明显感受到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安装以前,夏季白天几乎都在来回巡塘,不亲眼看着不放心。现在巡塘,有视频监控的智能预警系统帮衬,通过手机可以操控摄像头360度监控水域。摄像头感应到小孩子靠近水边,自动发出警告,同时给我发送预警短信。我再通过手机软件查看监控,如果没离开,一边赶往现场,一遍利用人工喊话功能进行劝离。”胡光明说。

  在胡光明进行视频巡查的时候,十里铺乡基层治理智能数字化中心工作人员通过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实时监控乡内的重点水域。该乡文化站站长储转琴介绍,该乡已在18处重点水域加装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包含高清监控、远程喊话、后台预警、人像感应、语音警示等功能,工作人员可在手机、电脑端喊话劝导行人远离水域。

  “为确保防溺水智能预警系统覆盖常规电网不易到达的水域,今年,我们实现了技术突破,通过太阳能板加锂电池供电、使用物联网卡联网的模式,在大观区海口镇、十里铺乡,以及怀宁县月山镇等地建设防溺水监控。”中国电信安庆分公司工作人员刘家祥介绍,近年来,“云眼+云存储+AI+云广播+视联宽带”等技术应用于防溺水工作,通过“短信告知”“自动告警”“语音联动”“人工喊话”等方式,实现“实时监控”“随时回看”,有效防止溺水事件发生。截至目前,安庆电信已在全市建设1500路防溺水监控,覆盖400多口水塘(水域),服务93个乡镇187个村。

  长江水上救援添利器

  科技力量织密安全网

  8月16日下午,长江航运公安局安庆分局民警刘同根通过多元联合感知平台,查看长江安庆段沿岸是否有行人靠近水域。

  “多元联合感知平台于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长江安庆段北岸的13个监控摄像头,配合公安艇巡、车巡、无人机巡等,共同构筑起严密的防溺水立体安全网。”刘同根介绍,平台使用前,沿岸巡逻一个来回要2个多小时,很难对全段进行全天实时监控。而现在,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在叉江、支流等巡逻艇不易进入的水域,通过视频巡逻和无人机巡逻便可以获悉水域情况。

  今年,长江航运公安局安庆分局添置了防溺水新装备——水上救生机器人。该机器人重约30斤,航行速度为每秒7米,可承重300公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高航速等特点。通过智能遥控器操控,精准航行至落水者身边,解决传统救生设备无法快速有效抵近落水者身边的问题,既帮助了落水者,也保护了救援人员。

  刘同根介绍,溺水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时,表明救援已十分紧迫。此时,溺水者漂于水面、可被肉眼确定溺水点的时间很短,救生飞盘、救生杆、救生圈等需要溺水者稍作配合的远程救援无法展开,这就需要救援民警迅速到达溺水点。救援艇不易进入的水域,只能依靠民警背着救生设备游至溺水点,其风险大、难度高。

  水上救生机器人令这个难题迎刃而解。一名民警在岸边操作,一名民警乘着机器人下水。凭借机器人载重大、速度快的优势,民警可以更快来到救援点,再带上溺水者返回岸边,快速完成救援,增加救援成功率,并降低救援风险。

  “广大少年儿童放暑假了,但防溺水工作从未‘放假’。在科技力量的助力下,防溺水安全网织得更密也更牢固,为群众生命安全上了一把科技‘锁’。”刘同根说。


(全媒体记者 管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