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安庆也有“西递宏村”
600间明清建筑群 藏不住的“诗和远方”
“古村落里清幽古朴,藏着写不尽的‘诗和远方’。”8月26日,太湖县汤泉乡龙潭寨村内,前来游玩的旅客络绎不绝。陈晓萌是其中之一,这个周末,她带着家人从安庆出发来到龙潭寨村,踏石板路、跨石拱桥、听鸟鸣水潺、吃当地土菜、住特色民宿。“仿佛时光穿越,和历史来了一次亲密约会,这种静思、慢游的生活真好。”陈晓萌由衷地感叹。
如果说花亭湖是太湖的一颗蓝宝石,龙潭寨古村落就是大别山里的一笔水墨画。龙潭寨村地处大别山深处,距花亭湖直线距离约6公里。村内完好保存了85栋、600余间明清时期建筑。2012年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委评为“中国第一批传统古村落”,2020年获批国家AAA景区。建筑群以祠堂、吊脚楼、社屋、牌坊、石桥等为代表,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和皖西南建筑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汤泉乡以保护促进利用、以利用反哺保护,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文旅资源开发有效统一。该乡编制《龙潭寨传统村落保护整体实施方案》,方案通过省文物局审批后,省财政厅下达专项补助资金890万元,对龙潭寨古建筑群13处单体建筑进行了修缮,并划定了文物保护范围;利用中央衔接推动乡村振兴资金、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移民资金、结对单位帮扶资金、上海华兴期货资金等修建环古建筑群及太平天国遗址鸡公寨“8字型”旅游步道;修建农耕民俗文化馆、清水鱼池及胡氏宗祠周边配套设施等。同时,为妥善解决古民居保护与农户建房的矛盾,该乡通过易地移民搬迁项目,在建设控制地带外选择合适位置建设农民新村。通过堵疏结合,古民居的历史风貌和文保单位得到较好保护。
为了做好旅游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龙潭寨村成立旅游发展公司,对古村落进行整体性保护与开发,公司租赁农户闲置房屋改建成27间特色民宿,并进行统一运营管理。“目前,年均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龙潭寨村党支部书记胡敬波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古村落内衍生出了龙潭山舍、溪谷别苑、归园田居等一批特色民宿、农家乐等业态,服务游客的同时有效带动了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就业。2022年,仅旅游一项就给村集体带来40万元收益。
“用好古村落,打好旅游牌,龙潭寨美的有底气,目前古民居群丰厚的文化底蕴已成为我村全面打造乡村振兴的力量之源。”胡敬波说。
交通因素仍是制约当地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汤泉乡一方面正在谋划拓宽景点道路,另一方面,强化景点沿线景观带打造。如通往龙潭寨沿途两公里的“向日葵大道”,目前花期正开,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
为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汤泉乡委托专业公司编制了《龙潭寨村旅游开发规划暨龙潭古寨创建4A级景区提升方案》《金鹰村旅游开发规划暨省级旅游特色村创建方案》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下一步我乡将利用旅游收入、文旅品牌创建奖补资金和乡村振兴、旅发等项目资金完善升级基础设施,下好以龙潭寨古建筑群、蔡家畈古建筑群为主,太平天国遗址鸡公寨、百年赛诗台、雷氏‘太史第’等景点为辅的全域旅游一盘棋。”汤泉乡乡长叶艳松说,同时,放眼“太、岳、潜”,主动融入全县和全域旅游大盘,实现文旅产业发展提级增量、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