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航天精神 拥抱浩瀚星空
9月21日下午,桐城中学作为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四课的地面课堂,88名高二学生现场聆听讲课,并连线“太空教师”提问交流。
早在2022年6月5日,桐中校训“勉成国器”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并由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刘洋在轨展示。
为何桐城中学与航天领域有如此深厚的渊源?
因为从这里走出去10位院士、3000余名博士,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材。他们或以文彰、或以理显、或以政耀、或以军威,其中更是不乏优秀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他们成为学校与航空领域沟通的桥梁,成为在校学子的榜样,更将星辰大海的目标深深烙印在更多学子心中。
9月21日,桐城中学“钱学森班”的学生们观看“天宫课堂”第四课。全媒体记者 王政 摄
文化底蕴深厚 输送大批人才
2022年5月20日,在桐城中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桐城中学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提交了一份申请,希望将校训“勉成国器”搭载神舟十四号飞船至空间站,并将桐城中学作为太空授课地面课堂。
桐城中学为何写下这份申请?
桐城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方钊莹说,这既是对建校120周年的纪念之举,更是希望以此勉励广大青少年学子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星辰大海为目标,不断追求卓越、开拓创新,勇创科技高峰,早日成为国家重器。
桐城中学是一所怎样的中学?
翻开桐中的历史,不难看出,这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学,历经121年风雨沧桑;这是“人才的摇篮”,为全国各类高校输送大批人才。
1920年9月,清代教育家、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吴汝纶先生(亦为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满怀兴国之志,高擎科教大旗,在东渡日本考察之后,回乡创办新式学堂——“桐城中学堂”。
吴汝纶亲自题写“勉成国器”的匾额,立为校训,对桐城中学堂学子寄予厚望,写下楹联“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1958年,桐中成为首批安徽省重点中学,1999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示范高中。该校秉持“勉成国器”的校训,弘扬“勇当大任,志在争先”的桐中精神,为国育才。
美学大师朱光潜,著名核物理学家疏松桂、方正知,量子物理学家段路明,火箭专家程堂明……建校以来,桐城中学诞生了一大批优秀校友,也为全国各类高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去10位院士、3000余名博士。
2020年,桐中设立“钱学森班”,践行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理念,大批学子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优质高校,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贡献了桐中力量。
牢记谆谆教诲 秉承优良传统
步入桐城中学校园,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处处都留下了先贤对桐中的厚望。“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的石柱刻寄托了著名书法家方守敦先生对桐中学子品学兼修的殷殷深情;黄镇将军题写匾额的后乐亭,激励着莘莘学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五洲地图碑,凝聚着桐中师生放眼世界、强我中华的豪情壮志;惜抱轩银杏树,见证着桐中杏坛的累累硕果……一景一物,都让桐中学子历历难忘。
从桐城中学走出去的航天科技工作者毛万标,2016年在央视节目《开课啦》讲述了鲜为人知的航天故事。他乡音不改,身上随处可见家乡给他的印记。而中学时的校训“勉成国器”成为了他一生奉行的准则。
他在节目中说:“我在桐城中学毕业,桐城中学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我心中非常神圣的母校。我们的校训是‘勉成国器’,学校有一个亭子叫后乐亭,有一个石碑,上面写着‘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我们从小到大听着大人讲很多故事,就像六尺巷的故事,有很多哲理在里面,比如谦让、礼让,这些思想也融入到我工作中。实际上从桐城中学毕业的人,都有这种人文情怀。”
即使从桐中毕业30年,桐城中学的谆谆教诲,仍让他受益一生。
2021年5月29日晚,长征七号遥三火箭点亮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夜空,成功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打响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第二枪”。令人关注的是,长征七号火箭总设计师程堂明就是从桐城中学走出去的学子。
程堂明高中英语老师、桐城中学教师江国清对他的印象是“做人低调,做事高调”。他在桐中学习期间,刻苦努力,学习热情高涨,晚上点着煤油灯上晚自习,每天学习到晚上11时。
程堂明关心家乡孩子的教育。2020年,桐中“钱学森班”揭牌时,程堂明回到母校,分享自己在桐中就读和献身航天的经历,并以航空航天精神勉励桐中学子继续秉承桐中优良传统,日积跬步、躬行不辍,胸怀家国、锐意进取,为早日实现祖国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传承航天精神 献力航天事业
今年,18岁的章子琦考入了海军航空大学,就读于飞行器设计专业,目前正在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军训。航天种子从小就在他的心间萌芽,在桐城中学求学的三年,更加坚定了他的理想。
“从小我就对天空充满遐想,每一期‘天宫课堂’都有收看,太空中水膜呈现出的无限张力、在空中旋转的陀螺等实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从桐中走出去很多优秀的航天科技工作者,每次参观校史馆、院士长廊等,看到优秀校友在各自领域取得的成绩,更进一步坚定了我的航天梦。”章子琦说。
前不久,14份桐城中学校训“勉成国器”邮票雕刻版完成六个月的太空之旅,成功返回地面,分别存放于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和桐城中学校史馆。“去年母校建校120周年,听老师讲学校的校训上了太空,我感到很自豪。未来四年,我将不断学习进取、探索创新、增强能力,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章子琦告诉记者。
在桐城中学,像章子琦一样考入航空类大学的学生还有很多。近年来,桐城中学每年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航空类大学输送30余名优秀学子。
2020年,桐城中学设立“钱学森班”,在学生心中早早种下航天梦想的种子。“我们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学科竞赛、参与未来科创社等,激发学生航空航天的梦想,让更多学生成为国家航空航天人才。”桐中高二“钱学森班”班主任王栋仁说。
此次,桐城中学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四课的地面课堂,既是对桐城中学办学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桐中学子的鼓励。“作为桐中学子,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这次‘天宫课堂’点燃了我的航天梦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力争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桐中高一“钱学森班”学生高辰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