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新闻->正文

群策群力防控外来物种入侵

  目前,安庆市常见并造成一定危害的外来物种入侵种类主要有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花生、凤眼蓝(水葫芦)、福寿螺等,当下,很多市民对于外来物种入侵危害并不了解,需要强化科普宣传,引起大家重视,提升社会公众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意识,全社会共同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15.jpg

  近日,工作人员在望江县鸦滩镇清理加拿大一枝黄花。 通讯员 刘武峰 摄

  外来物种入侵有危害

  刚刚过去的10月,市农技中心环保科科长刘武峰非常忙碌,他常常出现在深山或丘陵防除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葫芦等外来入侵植物大多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强,会与周围植物争夺营养、水分、空气、光照等资源,极易导致其它植物死亡,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刘武峰说。

  据介绍,外来入侵植物的传播形式多样,一是自然传播,通过水流、风、昆虫的迁飞等;二是人为传播,人为引种后逸生成杂草;三是通过货物贸易或人员流动等方式无意传播扩散。外来物种引进后失控或逃逸,导致泛滥成灾,会导致当地物种多样性破坏,甚至是物种灭绝。

  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能以种子和根状茎两种方式繁殖,一株每年可产2万颗以上的细小种子,借助风力、动物、人类等媒介远距离扩散。它还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耐干旱、耐贫瘠,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原作为观赏植物引进,现已扩散蔓延成为杂草。而作为猪饲料引入的水葫芦,现已成为污染水质、阻塞河道的元凶。

  外来入侵物种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例如水葫芦导致鱼类种类下降、松材线虫对针叶林造成毁灭性破坏等。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其它植物的压制,造成昆虫数量和种类减少,进而影响到鸟类的生存,害虫增多,殃及农作物。外来物种对人体也有危害,如巴西龟携带沙门菌,食用福寿螺可能导致管圆线虫病。

  外来入侵物种有哪些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因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在当地形成并扩张种群,进而改变甚至破坏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去年,农业农村部会同几部门制定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名录公布了8个类群共59种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目前我市常见并造成一定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有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花生、凤眼蓝(水葫芦)、垂序商陆、松材线虫、福寿螺等。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菊科植物,原产于北美,20世纪被引入中国作为观赏花卉;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活动繁荣,逐渐加速蔓延,目前在安庆各地都有发现。

  松材线虫,属常见的松树寄生虫,原产于北美,成虫体长约1毫米,它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从而引发松材线虫病。被其感染的松树,针叶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目前在安庆市山区县均有分布。福寿螺、水花生则在我市沿江县(市、区)较为常见。

  此外还有巴西龟。“当前我市对巴西龟放生的监管存在不到位情况。巴西龟非本土生物,是不可以放生到自然水域的,否则会影响水域生态平衡。巴西龟有着超强的繁殖能力,一旦放生到活水域,就会侵占本土水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整个水生物链紊乱,对水生态破坏性极强。”渔业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科学应对强化防除

  针对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有物理控制、化学控制、生物控制、资源化利用等措施。物理控制即对入侵的外来物种进行捕杀、拔除等,但要特别注意捕杀、拔除的时机,例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必须在秋天其开花结果之前拔除,因其种子极小,很难捕捉,一旦开花结果,进行拔除反而是助纣为虐,帮助其进一步扩散。

  化学控制即利用除草剂等化学制剂来控制外来物种,该方法成本低、见效快,但灭杀范围不够精准,容易殃及无辜,残留物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生物控制即引入外来入侵物种的天敌,例如澳大利亚从墨西哥引入仙人掌螟蛾,成功压制了其境内的仙人掌泛滥。但引入天敌有可能造成新的外来物种入侵,必须慎之又慎。

  资源化利用即研究开发外来入侵物种的经济价值,如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加工制作成染料、肥料、饲料等。

  今年以来,安庆各地积极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知识宣传,开展相关调查及防控知识培训班80期,参加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提高工作人员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物种的识别和防控能力;开展安庆市林草湿外来入侵物种普查。

  各地还因地制宜采用人工铲除、机械铲除、化学防除、复耕复种等措施开展防控。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全市共投入6740人次,化学防除841亩,人工拔除1712亩,机械铲除558亩,复耕复种396亩,其他方法防除510亩,共计防除4017亩,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物种对辖区内生态环境的影响。

  记者采访发现,当前我市外来入侵物种防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部门之间协调不畅、“九龙治水”等情况,不利于防除工作深入开展。“要统筹兼顾、明确责任、发动公众,让大家提高防范意识,提升鉴别能力,群防群治群策群力,将其危害遏制在萌芽状态。”刘武峰说。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储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