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怀宁县->正文

修旧如旧 石牌老街焕发新活力

  开栏的话:新年新气象,本报即日起开设“新春记者行”专栏,记者将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报道,不断增强“四力”,与时代同频共振,用最生动、最鲜活的基层故事反映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新景象,记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就,展现新春风物风貌,敬请关注。

  1月24日上午,随着阳光渐浓,怀宁县石牌镇石牌老街逐渐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屋檐下都挂上了红灯笼,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14.jpg

  市民在石牌老街打卡拍照。

  正和老伴在门前晒太阳的潘红江从出生起就住在老街,至今已有84年了。“这几年政府免费给老街翻新了房子。”潘红江笑着说,以前是土砖黑瓦的老房子,有不少危房,现在大家住得舒服了,老房子的样貌也保留了下来。

  近年来,石牌镇深挖文旅资源,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在保护传承老街历史特色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戏曲文化、特色商业、民俗活动、旅游服务等功能。

  2023年,石牌镇老街开发与利用项目竣工,该项目主要对永兴街、正街、后街、汀字街四条街道建筑进行整治、外立面改造以及市政管网新建和改造。

  老街项目竣工后,石牌镇不仅引导老街居民有序回归,还发布了老街招商意向登记公告,约30家企业意向合作,并完成老街公房布展、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招投标程序,主要对石牌老街内21处公房建筑从室内装饰、布展、外立面等方面进行提升改造,并对整条街区景观风貌、标识标牌等内容编制优化提升。21处公房中有12处正在施工,计划春节前完成,结合招商工作逐步推进老街公房运营。

  除了公房外,石牌镇为居民提供两种合作模式,对于需要居住的当地居民,在无偿修复房屋后搬回居住;对于商业门面,由政府租赁后提供给运营商对外招商,也有不少居民自己回来做生意。

  当日11时,老街居民何平正在自家老街杂货铺向卖家介绍各类商品。何平在老街开了30年杂货店,主要出售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老街翻新后我们又搬了回来,这里不仅老顾客多,新顾客也源源不断。”何平笑着说,搬回来主要看中了老街未来的市场前景。

  恰逢好天气,老街居民纷纷晒起了被子。“4个孩子都要回家过年,提前把被子晒好。”老街居民彭小云在老伴退休后,从合肥搬回老街生活,“老房子新修了,楼上楼下空间也大,孩子们都想回来住一住老房子。”

  作为徽黄故里,石牌的文旅路自然绕不开黄梅戏。老街居民何巨流1983年开始学习制作盔帽,2000年开始专职制作盔帽,坚持做戏曲盔帽和民俗文化帽20余年,虽然也被老技艺传承和销售面窄等难题困扰,但日子总算一天天好了起来,不仅和县剧团有了长期合作,民俗文化帽更是广销江苏、重庆等地。

  当日下午,离老街不远,在县综合文化站门前,一场“送戏下乡”的黄梅戏演出开唱,有的居民搬出小板凳有序坐好,有的居民结伴而立,特别喜欢黄梅戏的潘红江也和老伴来到现场,享受着这场视听盛宴。


(全媒体记者 管炜 通讯员 潘庆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