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摊贩生意锐减 批发市场难觅踪迹
记者观察:淀粉肠“塌房”之后

  一直以来,淀粉肠因其味美价低而颇受消费者喜爱,然而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当天,央广网曝光了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以次充好等乱象,引发众多消费者对于这一街头网红美食的强烈质疑。连续几日淀粉肠相关话题都高居热搜榜。之后,多个品牌陆续发布声明,明确表示生产产品未使用各种骨泥等原料。目前安庆淀粉肠市场批发以及销售情况如何?连日来,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15.jpg

回祥路摆摊的摊主正在制作淀粉肠。

  淀粉肠摊贩生意锐减

  希望影响尽快消除

  3月18日18时,回祥路临时摊群点已经热闹起来了,手抓饼、烤串、关东煮……各种小吃摊整齐排列。记者看到,整条街上有两家摊贩在销售淀粉肠,5元2根。与相邻摊子火热的生意相比,这两家却很冷清。

  “附近有两所学校,原来我一天能卖60根左右,赶上节假日,卖得更多。这几天只卖出了六七根。”摊主老张在回祥路摆摊有些年头,主要销售烤面筋和淀粉肠,原本淀粉肠生意一直很好,这几天生意下滑得厉害。

  “这么多年都是从光彩大市场里进的货,正规渠道。你看,我一直卖的是‘夫宇’牌子的淀粉肠,发了声明的。但是客人的担忧短时间内也没法消除。”老张说道。

  “除了淀粉肠,我摊子上的其他产品也受到一些影响。”吴女士在石化菱北生活区小区对面摆了一年炸串摊。由于靠近学校和小区,她的生意一直不错。这几天也不可避免被波及,“摊子上的肠类产品基本卖不动,很多客人经过时犹豫一下又离开了。”原本晚上十点收摊的她,只能延长出摊时间,希望能多卖一点。

  在地摊经济中,淀粉肠成本低、制作简单、收益可观,成为很多创业新手的首选。此前,市民贺铖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购买了整套设备,打算下班后出夜摊:“我考察了半年,觉得卖淀粉肠是非常可行的,摆摊地点已经找好了,现在只能等一等了。实在不行就卖别的吧。”

  批发市场难觅淀粉肠踪迹

  大品牌声明收效甚微

  3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光彩大市场,调味干货批发街上,多名商家表示店内没有淀粉肠销售,少数几家在卖的均是“夫宇”牌淀粉肠,每根进价在0.7元左右。

  “其实我们店里有很多牌子的肠,双汇、金锣、夫宇等等。但这两天来店里询问的,我都会介绍‘夫宇’,毕竟发了声明,经过检查的,有一定保障。”一位商家告诉记者,“夫宇”品牌还给经销商提供了检测报告,来拿货的摊贩们能安心一些。

  采访中,记者发现,即便有品牌发布声明,依然有不少消费者表示:“近期我自己是不会吃的。”

  市民叶丽新经常和朋友一起逛小吃街,其中淀粉肠是她们最爱的一样小吃,“315”曝光之后,她表示很痛心;“虽然有不少品牌发了声明,也有开直播吃淀粉肠,但是短时间内无法消除我对它的不好印象。不仅是淀粉肠,其他的网红食品我也会减少购买了。”

  淀粉肠生产尚无国标

  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记者在查询后发现,在火腿肠现行的国标GB/T 20712-2006《火腿肠》中规定,普通级、优级、特级和无淀粉火腿肠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不得低于10%、11%、12%、14%;淀粉分别低于10%、8%、6%和1%。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的火腿肠新国标GB/T 20712-2022《火腿肠质量通则》中,对于普通级、优级、特级火腿肠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的要求并无更改。而淀粉肠却并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生产企业大多是遵循企业标准。

  “这次曝光的淀粉肠其实只是少数商家生产的,合法经营的厂家无辜牵连。因为市场标准的不统一,导致消费者无法选择到有品质保障的淀粉肠。希望将来能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商品生产,大家能放心享用。”市民张钰涵认为。

  一位餐饮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以淀粉肠为代表的各类街边小吃质量参差不齐,当摊主撕开包装进行加工之后,消费者更加难以辨别优劣,无法得知配料来源是否安全。希望监管部门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对于违规生产的厂家予以处罚。企业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和生产,保证产品品质。摊贩应从正规进货渠道采购合格的产品,诚信经营,合力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见习记者 杨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