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今年计划养殖肉牛13.2万头、出栏5.4万头
“牛劲十足”推进“秸秆变肉”

  投资超20亿元的岭南肉牛产业集群项目落户望江县,投资1.1亿元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落户太湖县,投资1亿元的肉牛产业项目落户怀宁县……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扎实推进“秸秆变肉”,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两次就全市实施肉牛振兴计划作出批示,市政府专门印发《安庆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当下,我市各地正全力做好“牛”文章、壮大“牛”产业。

  立足优势 增强底气

  暮春时节,大别山深处,占地500余亩的太湖县百里镇小黄牛放养牧场内,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数百头小黄牛正在悠然觅食。

  百里镇肉牛产业起步较早,近两年,该镇因地制宜,确立以小黄牛产业为“一镇一业”的主导产业,形成了集肉牛养殖、繁育、屠宰、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去年11月,我市首届大别山(太湖)小黄牛文化旅游日活动就在该镇举办。百里镇是我市近年来推进“秸秆变肉”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省农业大市,安庆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

  全市可放养天然草场99.8万亩,还有大量的冬闲田可种植紫云英、黑麦草等优质牧草,是全省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点地区,发展肉牛等草食家畜潜力巨大;

  肉牛品种资源独特,2023年全市饲养肉牛12.7万头,其中大别山牛6.5万头、占比过半,还拥有省级大别山牛保种场、国家级和省级核心育种场;

  肉牛养殖基础好。我市牛产业历经役用、役肉兼用到肉用阶段,最高存栏量达到31.5万头,目前已完成从饲养役用耕牛到养殖肉牛的转变,群众养殖基础较好。

  当然,安庆发展肉牛产业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大型肉牛养殖企业较少,全市仅有8家大型肉牛养殖场;种草养牛发展缓慢,去年全市牧草种植面积不足2万亩,占可利用冬闲田、撂荒地不到1%;优质秸秆短缺,本地秸秆以稻草为主,玉米等优质秸秆80%以上依赖外地。

  “我市将正视问题、立足优势,持续以大别山牛为主导品种,全力打造辐射全国的‘秸秆变肉’示范工程和江淮高品质肉牛种源供应基地、长三角优质肉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市畜牧业部门负责人吴月圣说。

  做优特色 做大总量

  4月15日,在望江县长岭镇景弘农业专业合作社,4座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厂房一体化牛棚已建成,8000余平方米的配套设施已投用,可存栏肉牛超1000头。

  “合作社现存栏肉牛近千头,主要品种有安格斯、西门达尔、大别山黄牛等。”合作社负责人周小民介绍,通过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实行规模化养殖,合作社不仅实现自繁自养,还带动周边十几户散户加入,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

  根据《安徽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安庆市被划定为全省肉牛生态特色优势区。我市计划到2027年,秸秆饲料转化率超30%,肉牛养殖规模达15万头,出栏6万头以上,其中大别山牛出栏3万头以上,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到2030年,全市肉牛养殖规模达25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力争超50亿元。

  做优特色。我市计划完善大别山牛保种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大别山牛遗传资源活力与遗传完整性监测,开展大别山牛提纯复壮,扩大种群规模。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开展杂交开发利用。争取到2027年,建成1个种公牛站和1个供精站、新建2个大别山牛扩繁场、建设7个肉牛良种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超95%。到2027年,将大别山牛养殖量发展到10万头以上,培育出知名的区域品牌。

  做大总量。计划引进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优势肉牛品种;在宿松的下仓、程岭、佐坝,怀宁的雷埠、石牌、洪铺,望江的漳湖、长岭、鸦滩,岳西的冶溪、白帽等乡镇发展规模养殖。重点发展年出栏肉牛1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全市新建或扩建2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高效集约化肉牛养殖场。力争到2027年规模化率超63%,机械化率达45%,创建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

  做长链条。坚持招大引强,积极对接国内肉牛加工龙头企业,围绕肉牛养殖、屠宰、精深加工补链延链强链,推进预制菜及休闲类牛肉制品生产开发,争取到2027年新增2家以上大型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加快肉牛品牌建设,打响太湖“团岭”牛肉品牌,培育大南门清真牛肉等区域特色品牌。成立肉牛养殖协会,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提高品牌产品市场占用率。

  专班保障 协同支持

  4月14日,在怀宁县洪铺镇犇昱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汪根杰正带领工人给肉牛投喂草料,一头头膘肥体壮的小黄牛争先恐后挤到食槽边吃草。

  养殖场内,两座大型钢架结构的牛棚依山而建,牛棚内一牛一栏,牛粪干湿分离。养殖场边,秸秆收储中心里秸秆粉碎机、饲料加工机等设备一应俱全,草料打包成捆、整齐堆放。养殖场外围是300余亩的种植基地。

  汪根杰原本在外地做面点生意,近些年返乡办起了标准化肉牛养殖场,注册了牛肉商标,目前存栏小黄牛210头。“每年纯收入超100万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养牛之余还可以陪着家人享受绿水青山。”他说。

  今年是实施肉牛振兴计划的第一年,全市计划养殖肉牛13.2万头、出栏肉牛5.4万头。

  目前,我市已成立肉牛专班,优先保障肉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建立财政、银行、保险“三位一体”协同支持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开展肉牛政策性保险,提高肉牛保险额度;鼓励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开展肉牛“活体贷”,提高贷款额度,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争取中央、省有关涉农项目,支持肉牛产业发展。

  加强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品种保护、肉牛繁育、疫病防控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攻关,同时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邀请国内肉牛产业知名专家专题培训、现场指导,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强化招商引资,积极对接国内肉牛头部企业和上市公司,围绕肉牛养殖、屠宰、精深加工补链延链强链,推进预制菜及休闲类牛肉制品生产开发。总投资1.1亿元的太湖县百里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开展小黄牛养殖、牛肉深加工及牛文旅开发;总投资1亿元的怀宁县平山镇肉牛产业项目,目前首批肉牛已从内蒙古引进至平山镇。

  我市还组织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参加现场观摩,开展互学互促互评,严格落实将肉牛产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要求,扎实推进各县(市、区)肉牛产业争先进位,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汪善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