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问答
今年是安徽省新高考落地实施的第一年,考试变化较大、科目组合增多、志愿填报相对复杂。6月27日,市教体局组织召开2024年新高考志愿填报培训会议,邀请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沈滔,现场为全市800余名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家长,系统讲解高校招生政策,提供志愿填报建议。
6月27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沈滔为全市800余名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家长系统讲解高校招生政策。 全媒体记者 江胜 摄
1、新高考新在哪?
这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最主要最核心的是体现了教、考、招的有机衔接。“教”方面,三年前,老师们就开始按照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来组织教学。“考”方面,高考形式已改成了“3+1+2”模式。“招”方面,每个专业要对招收的学生提出选考科目的要求,必然导致志愿填报、投档录取办法发生改变,原来以院校为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变为现在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
2、有哪些招生科类?
高考综合改革后,科类的概念从原来的文科、理科变为历史科目组合和物理科目组合。招生专业也有“科类”概念,分为普通类(历史科目组合)、普通类(物理科目组合)、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艺术类或体育类考生可以兼报普通类志愿,但是普通类不可以兼报艺术类或体育类志愿。
3、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有无要求?
招生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有三类:一是不限,对首选历史或者物理学科之外的科目不限;二是除首选科目外,还对一门科目有要求;三是除首选科目之外,还对两门科目有要求,这种情况比较少。不过,有些特殊类型的院校对选考科目有明确要求,这也给相应的考生带来更大的机会。
4、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
从今年开始,高校按物理科目类、历史科目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别录取。按“院校+专业组(专业)”,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特殊类型除外)。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一次性投档。需要注意的是,平行志愿每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被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但因为专业不服从、身体受限等原因被退档,那么也不会再投档到其后面的院校专业组,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投档录取。不过,填了“专业服从”,一般退档几率都会比较低。
5、“院校专业组”的志愿设置方式对填报有何影响?
招生院校可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院校专业组,作为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所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方可填报相关志愿。普通类共设置4个批次,本科提前批次、高职(专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和高职(专科)批次。换个角度说,原来在本科一批次招生的院校专业,没有了一本线的托底,一个学校有多少个院校专业组,就会有多少条最低投档线。因此,达到本科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可以填报和选择的空间是很大的,考生要好好把握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6、如何做好填报志愿准备?
首先,要认真阅读参考资料,详细了解各高校在皖招生计划、专业组设置等信息。其次,要清楚自身成绩位次。在平行志愿模式下,院校录取考生的最低分位次总体上比较平稳,因此,往年院校的录取排名等数据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第三,要准确把握选科要求,考生填报专业必须符合首选科目“历史”或“物理”要求,还要符合再选科目要求。最后,要合理规划志愿。
规划志愿时,考生要既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要考虑将来的学习深造或职业规划,更需根据国家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慎重对待“冷”“热”门专业,综合分析、理性判断。第一步,根据位次信息,结合往年院校投档位次,按照“冲、稳、保”的策略分三个梯度,选择院校范围。第二步,根据院校专业录取情况筛选院校专业组,即根据院校专业组下每个专业在往年录取的最低位次进行预测,评估出院校专业组的录取位次情况。第三步,初步筛选意向志愿后,再根据院校招生章程、选科要求和招生计划增减等情况对志愿进行适度调整,确定最终志愿。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按院校专业组投档和录取,专业调剂只在同一院校专业组内进行,如果考生选择了限报的专业,可能不能像往年一样调剂到不限报的专业而被退档。
7、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考生和家长要利用好教育部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和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志愿填报服务平台,免费进行数据查询。填报志愿时要尽量选择填满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志愿,正确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志愿,争取更多录取机会。要立足于“保”,确定好托底的院校专业组填报;善于“稳”,考虑好学校和所选专业,进行筛选;勇于“冲”,冲学校或学校所在地域,最好选择专业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