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招双引->正文

合力谱写共富“渔光曲”

  近年来,安庆市高度重视渔业经济发展,将渔业作为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以打造“百亿水产强市”为引领,持续巩固提升水产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安庆晚报》7月2日)

  积极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做大做强现代渔业规模、有效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加快完善现代渔业体系……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渔业“四百工程”,目前,全市水产品年产量33万吨,渔业综合年产值160多亿元,产量、产值均位于全省第二,广袤的宜城大地,共富“渔光曲”正在被合力谱写。

  渔业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柱,乡村振兴的“重要战场”。安庆作为水域大市,宜渔面积达223万亩,全省第一,拥有众多天然“鱼舱”。合力谱写共富“渔光曲”,安庆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大干一场。一方面,强化政策支持。财政、科技、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出台相关政策,有效保障设施渔业用地(水)、环保、财政、金融等发展需求,为安庆渔业扩产能、调结构、优布局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强化科技支撑。以“数字安庆”为依托,加快智慧渔业建设,重点开展养殖设施装备迭代升级、水质处理、自动精准投喂、远程监测管控、池塘养殖精准管控与高效起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新装备研发和推广使用,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品牌强则产业旺。“花亭湖鳙鱼”“望江黄鳝”“武昌湖大闸蟹”“桐城富锌龙虾”等区域性品牌效应,让大家尝尽甜头。接下来,需要保障安全性,提升技术性,守住生态性,注重经济性,有效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大力创造更多安庆渔业品牌,使“来安庆、吃某水产品”刷爆朋友圈,成为网络热词,更变成一张张地图,指引各地食客纷至沓来。

  当然,共富“渔光曲”里不仅有“养殖”乐章,也必须有集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乐章,还可探索渔旅融合新模式,发展休闲垂钓、渔家乐、“渔市游”等新业态,加快休闲渔业与乡村旅游、摄影、研学、文创、体育等融合发展,多途径拓宽渔民增收渠道,真正做到“一条鱼带动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


(艾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