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商业活力、展示文化特色、引领潮流风尚,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繁华一条街 带火一座城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商业街是当地的重要“窗口”和“名片”,为城市增添了活力和魅力。目前,安庆市已有12家“安徽特色商业街”,总数位居全省第二。特色商业街加速业态集聚、引领消费升级,成为城市商贸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引擎”。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面对种种挑战,我市特色商业街展现出了新作为。
宜秀区安庆七街入选“安徽特色商业街”。图为七街夜市。 全媒体记者 徐火炬 摄
聚生商贸业态“小气候”
多年前,作为茶叶大县的岳西县还没有一个规范的茶叶交易市场,每年茶叶上市季节,县内县外的大小茶农、茶商聚集在县城十字街交易,来自中关镇请寨村的茶农崔天佐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崔天佐成了县城金翠兰广场茶叶一条街的商户之一,每年收购本镇及周边地区干茶1500公斤,实现销售额40万元。
总长350余米的金翠兰广场茶叶一条街,112个门店中,茶叶门店就有71个。茶叶一条街于2017年3月建成运营,通过政府引导,推动茶企集聚,2024年茶季茶叶交易量达1325吨,交易额达2.65亿元,现已成为皖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
“现在茶叶一条街的名气越来越大,这里汇集了各种优质茶叶,外地的茶商来岳西采购茶叶首选这里,久而久之,茶叶一条街就形成了品牌的力量,我们这些商户也能直接受益。”崔天佐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宜秀区安庆七街的露天夜市热闹非凡。一桌桌顾客围坐在一起,畅聊趣事、畅享美食,这里烧烤、龙虾、火锅、麻辣烫等应有尽有。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散步行人摩肩接踵,整条街尽显城市“烟火气”,现已成为安庆东部新城夜经济的一张闪亮“名片”。
安庆方言中的“吃”和“七”同音,“吃”是安庆七街的重要主题,除餐饮外,购物、休闲娱乐等业态也十分活跃。安庆七街总长2.2公里,现有门店402个,2023年实现营业额9.35亿元,客流量超过700万人次。
繁华一条街,带火一座城。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商业街是当地的重要“窗口”和“名片”,为城市增添了活力和魅力。
今年6月,安徽省商务厅第四批“安徽特色商业街”名单公布,我市迎江区安庆吾悦宜城渡、宜秀区安庆七街、潜山市中诺恒太城·潜阳里文旅街、岳西县金翠兰广场茶叶一条街、宿松县鼎和广场特色商业街5家街区入选。目前,全市已有12家省级特色商业街,总数位居全省第二。
特色商业街是指在城市市区、县或县级市城区和重点镇,以带状街道建筑形态为主体并向周边延伸,具有鲜明的建筑、历史、文化以及商品经营特色,商业及服务设施高度集聚,业态结构合理,管理统一,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综合效益良好的区域性商业集群。
作为“安徽特色商业街”,应具备符合要求的区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公共管理、经济效益、商业集聚等条件。
位于迎江区的安庆古城·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第三批入选街区,始建于宋,兴盛于清末民初,曾享有“皖省第一街”的美誉,是最具商业代表性的皖派建筑街区,也是安徽省保存面积最大、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现有历史建筑58处、文物建筑29处,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另有4家“中华老字号”门店,引进11项非遗项目。街区多元发展“戏曲+”餐饮、文创、民宿等业态,特色鲜明,演绎着“有戏”城市的安庆故事。
同类业态集聚,催生了一个个商贸业态“小气候”。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营结构的升级,各地特色商业街发展迅速,成为城市商贸经济繁荣发展的新“引擎”,在激发商业活力、展示文化特色、引领潮流风尚以及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等方面,展现出了新担当。
引领消费品质“节节高”
一座城市的商业文明程度往往和知名商业街的发展紧紧相连。我市众多特色商业街紧跟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持续提升、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的质量和结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形成了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
金翠兰广场茶叶一条街建成运营后,岳西县成功取消了临街交易、骑路交易,规范了茶叶交易秩序,促进了茶叶产销对接,结束了县城“有茶无市”的历史。
“茶叶一条街拓展了茶产业发展空间,培育带动了茶叶加工、包装、机械制造、仓储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观光等产业,成为茶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闲来无事逛逛茶店、赏赏茶艺、听听曲子,既可品尝地道好茶,又可感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除了‘围炉煮茶’,还有其他多类型辅助业态,给附近居民提供了诸多便利,给予了消费者多元化、丰富化的消费选择。”岳西县商务局副局长王枫说。
在宿松县城,说到吃喝,人们会自然想到人民西路、孚玉西路、龙门北路这些自发形成的餐饮街区,但是因为场地不足,限制了相关美食活动的开展。
今年6月底,宿松县首届龙虾节在县城西北部的鼎和广场特色商业街正式启动,前后持续20天,吸引了县内县外60余万人次参加。本次活动除品尝龙虾外,还同步推出多个消费主题场景,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促进消费升级,以节促销、以节兴旅。
“各种活动能给商业街带来人气,龙虾节期间,顾客数量比平时明显多了,虽然很忙,但是营业额比平时能高出三分之一。”鼎和广场特色商业街一家中餐品牌门店店长罗桃英说。
商业街运营企业宿松祥之源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同保说,鼎和广场作为宿松县城首个商圈,在招商方面着重实施品牌升级战略,支持首店、旗舰店、体验店、概念店等入驻商业街。目前,宋徽厨、老三样、华莱士等品牌连锁店、旗舰店都已入驻,肯德基、必胜客、星巴克等品牌也在积极对接中。
踏着数百年前的麻石路,走在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街区改造前的旧光景已经一去不返,特色餐饮、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民宿客栈、主题研学等新型业态替代了改造前的服装、小商品销售,街区面貌焕然一新,走上了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运营企业安庆市滨江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金萍介绍,几年前,街区改造完成后就对业态做了定位,不断营造消费新场景、创造消费新体验。比如,街区的静心古琴舍成立了民乐团,每月都有表演、雅集等活动,还定期邀请国乐大师方锦龙前来指导,吸引了很多古琴爱好者。通过招商,街区也在不断引入各类品牌首店,培育多元化商业业态。
2022年,滨江文旅公司以安庆城市地标建筑、风景及安庆古城IP形象为设计元素,设计制作了雪糕、冰箱贴、书签、明信片、折扇等20余款文创产品,游客可在街区门店或自助售卖机购买。2023年,公司新增了7个自营门店,通过引入时尚品牌餐饮,提供了更多消费场景,尤其对诞生在这条街的现已消失的安徽酒楼业“老字号”——四海升平酒楼进行了业态复原,传承安庆特色。
2023年,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全年开展演绎300余场,同时根据节庆节点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等主题的活动,比如,春节文化庙会、端午国风盛典、中秋赏灯会等,共计12场,街区全年客流量突破720万人次。
打造线下经济“强磁场”
特色商业街作为线下经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在人们追求个性化购物体验的过程中,特色商业街满足了这一消费需求。同时,特色商业街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需求的改变,特别是电商等新型购物模式的崛起,使得特色商业街的发展如同逆水行舟,持续面临相对的特色不够鲜明、消费场景单一、消费体验不足等问题,文旅“流量”转为消费“增量”的能力也在受到影响。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特色商业街如何做到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庆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杨国才认为,特色商业街首先要彰显街区文化特色,形成有分量、有影响的文化IP。另外,要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激活街区“流量密码”。此外,还要成立或引进专业团队,提高街区运营的专业化水平。
文化是特色商业街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安庆市拥有多种类型的特色商业街,需要结合不同风格,分别突出历史、美食、商业、民俗、夜市等文化特色,实现“一街一特色”发展。通过深挖文化内涵,统筹建筑风格,策划特色活动,形塑代表街区形象的文化IP。
“安庆古城是本地的重要文化地标,我们每年举办的众多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强大‘磁石’,为商户带来了众多商机。以活动引流,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为商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是我们要长期做下去的。”王金萍说。
滨江文旅公司今年还成立了新媒体小组,精心策划、拍摄高质量宣传视频并发布,吸引了大量线上关注。另外,新媒体小组还指导商户开展直播活动。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不仅拓宽了古城的曝光渠道,使得古城频频“出圈”,还有效提升了顾客的参与度和购买转化率。
“首发经济”是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自带时尚、品质、新潮、稀缺属性,对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有着独特吸引力,现已成为城市和商圈的首选“流量制造器”。
杨国才认为,安庆作为一个内陆三线城市,“首发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特色商业街要大力引入首店、首发、首秀、首展,为街区聚集人气、持续引流,助力商业模式创新。
强化专业运营,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是特色商业街持续发展的关键。杨国才认为,安庆还要积极对接招引成熟、专业的街区运营企业,统筹推进街区的招商、管理、策划等,借鉴外地“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民众参与”“BOT(建设-经营-转让)”“项目+IP”等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新的模式,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参与特色商业街的建设管理。
为优化服务质量,提升顾客体验,我市特色商业街也在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滨江文旅公司计划引入先进运营管理系统,打造“智慧街区”。这样,商户能实时了解门店运营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物业则能更好地掌握街区内的整体状况,为商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和服务,将为街区的整体运营效率带来提升。
祥之源公司计划投资对鼎和广场特色商业街进行改造提升,在商业街内部形成商业动线,促进消费,并对商业街顶部进行封闭改造,减少寒暑季节及雨天影响,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