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戏曲声腔(安庆民歌)演唱会唱响安庆
9月29日晚,非遗戏曲声腔(安庆民歌)演唱会在市皖江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市文化馆执行承办。
演唱会邀请戏剧类非遗项目传承人、专业演员和民歌传承人等表演了17个节目。整场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台上精彩纷呈,台下掌声一片。
岳西民歌《姐家门前一棵桑》的表演者王琳瑛,是岳西民歌非遗传承人,曾在鄂豫皖三省四市首届大别山歌会中获原生态组特等奖。已经退休的他一直致力于岳西民歌的传承工作,通过与爱好者交流、指导以及组织相关活动,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播。据他介绍,岳西民歌是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文本流传至今的民间歌曲,音调高亢嘹亮,音乐婉转动听,既体现出高山深遂之音,又富有流水优美之情,宛如大别山区孕育的一棵金丝楠木。
“安庆民歌题材丰富多样。今天我演唱了一首爱情主题的歌曲,反映了农村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倾诉情思,歌颂爱情。”太湖民歌《一根丝线拉过河》表演者曹张宝表示,作为地方民歌爱好者、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名人,他有责任、有义务把优秀的地方民歌通过舞台展示给各地观众,让更多人感受到安庆民歌的独特魅力。
国家一级演员、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团长刘丽华参与了黄梅戏怀腔《独秀山下的女人》选段“对歌”的演出。“黄梅戏艺术节办得一届比一届好,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一些优秀的青年演员开始崭露头角。”刘丽华认为,本届艺术节尤其强调青年演员在传统戏曲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展示了黄梅戏的发展潜力。
在演出现场,16岁的郑子涵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表演。郑子涵说,他和妈妈是在来公园散步的时候偶遇这场演出活动的,母子二人都被现场的精彩表演吸引住了,挪不动脚步。他认为,黄梅戏艺术节是传承文化、宣传安庆的有效途径,现在是越办越新,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