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这个秋天你“捡”到了啥?

深红浅黄,金秋如画。人们在赏秋的同时不忘打卡拍照、采集果叶,于是“捡秋”一词悄然走红。

“捡秋”又叫“拾秋”,原指秋收之后,人们去捡拾遗落在田间地垄里的粮食,以免浪费。现在,“捡秋”成了一种城市里新兴的户外活动,也成为孩子拥抱自然的特色素材。大家采集秋日独有的花卉、树叶、果实,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秋日的美好。

l_CB20241027194522530051_02.tif.jpg

▶ 孩子们的多彩之秋

收集落叶、创意拼贴、制作果茶……这个秋天,城区部分小学、幼儿园相继开展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秋日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

10月25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风景如画的公园迎来了一帮可爱的孩子,他们有的带着“秋天颜色任务卡”,根据上面的不同颜色寻找张贴对应的落叶;有的将落叶制作成各种面具、花瓶、画框……

“今年秋天,我们分赴莲湖公园、秦潭湖公园开展‘寻找秋天’主题秋游活动,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捡拾落叶,拼贴制作创意手工。让孩子们在拥抱自然的同时,提升观察与实践能力。”六一幼儿园办公室主任朱珠介绍。

10月中旬以来,墨子巷幼儿园新河花苑分部的孩子们就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采集树叶、收集桂花,将山楂去核、橙子切片,还学做杮饼、制作水果茶……

“自然教育一直是我们的特色课题,让孩子们参与到整个制作过程中,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幼儿园老师贾冰倩介绍,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可以更加了解“晒秋”的农俗,感受秋天的馈赠和丰收的喜悦,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下“热爱自然”的种子。

为了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增长见识,石化二小也开展了“秋色染纸”树叶拓印活动。学生们收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树叶,利用水彩颜料和白纸,通过压印的方式创作出一幅幅独特的艺术作品。二年级学生周童彤和她的母亲在一个圆形的纸盘上用银杏叶拼贴了七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周末时,我们在附近的公园里采了几片银杏叶,夹在书本里风干压平。因为现在的银杏叶是绿色的,所以我们就用彩笔涂上各种颜色。”周童彤妈妈江梦说,孩子自小就喜欢画画,这幅作品她完成得非常认真。通过这幅作品既让孩子感知了秋天的多彩,又让一家人体验了亲子互动的乐趣,收获颇丰。

人民路小学近日展出的展板也突出了“秋”的主题,20多幅学生作品有以树叶为材料的剪贴画作品,还有展示秋收成果的作品以及秋日农俗作品等。学校美术老师秦旋说:“学校选择在这个时节征集主题作品,是因为秋天是丰富多彩的季节,孩子们走进自然,能够更加深刻的感知自然,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 手工达人们的收获之秋

在这个秋天,忙得不亦乐乎的除了学校的孩子们,还有一群手工达人。五彩斑斓的树叶、奇形怪状的果实,都能成为他们玩转秋天的作品。

l_CB20241027194538639076_02.tif.jpg

近日,市民高婕尝试制作的洗手液、肥皂和手串终于“大功告成”。高婕是这个秋天才爱上的“捡秋”,她“捡”的主要是无患子。“几乎一有时间就去公园里到处找无患子树,捡了很多果实,然后一步步跟着网上的教程学习。”高婕说,“制作无患子洗手液步骤挺简单的,先将果肉和果核分离,果肉洗净后放锅里加水熬煮一个半小时,然后过滤杂质,装进起泡瓶中即可使用。”

高婕向记者介绍,自制的无患子洗手液是纯天然用品,含有淡淡的果香味,很适合孩子使用。但因为没有添加防腐剂等成分,所以要尽快用完,或者放冰箱延长使用时间。

肥皂则相对复杂一些。为了制作肥皂,高婕还买来植物油皂基,先将其隔水融化。皂基和无患子液5:1混合后,加入几滴精油倒入模具冷却,第二天就可脱模成形。

“无患子浑身是宝,里面黑色的果核还可以用来制作手串,既实用又环保。”高婕为此还买了打孔机,将圆润饱满的无患子核DIY成手串。欣赏着自己的手工作品,高婕成就感满满:“玩转秋天,我是实实在在体会了秋天的收获和乐趣!”

再过几天,刘秀丽制作的杮饼即将新鲜“出炉”。“制作柿饼是一项充满乐趣和满足感的活动。走进柿子园,亲手挑选那些成熟饱满、色泽鲜艳的柿子。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微风拂过脸颊,满树的柿子仿佛在向你招手,这种亲近大自然的体验让人心情愉悦。”采摘回来后,刘秀丽会把柿子逐一削皮,整齐摆放或穿成串儿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柿饼表面会逐渐形成一层白色的霜。这层霜是柿饼自然析出的糖分,每当看到这层霜出现时,刘秀丽就知道自己的努力即将迎来甜蜜的成果。“我从前年就开始尝试制作杮饼,做好的杮饼软糯香甜。整个制作不仅让我们品尝到了美味,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的快乐。”刘秀丽开心地说。


(全媒体记者 方芳 通讯员 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