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正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产业犹如乡村发展的“引擎”,只有产业发展起来,才能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特色农产品种植到乡村旅游开发,从农产品加工升级到农村电商崛起,各地乡村正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路径。比如,有的村庄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打造生态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有的地方凭借传统手工艺,通过创新设计和品牌营销,让老手艺焕发出新活力,产品远销国内外。这些成功案例充分证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曾经,一些乡村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青山不再、绿水失色。如今,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重视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工作,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清水潺潺的乡村美景再次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活家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守护好乡村的绿水青山,才能让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乡村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富足,更要有精神上的富有。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树立身边的榜样,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利用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同时,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抵制封建迷信、陈规陋习等不良风气,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只有让乡风文明起来,乡村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振兴。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乡村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推行村民自治,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积极参与乡村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通过一系列举措,乡村治理更加有序,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作为村干部,我们身处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要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愿望,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更好地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建设家乡;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携手共进,汇聚各方力量,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共同创造乡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朱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