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雷初响
万物复苏
3月5日10点22分
迎来惊蛰节气
惊蛰,古称“启蛰”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之前
安庆这座
依傍着长江的古老城市
像是被岁月按下了暂停键
大地被一层薄薄的寒霜
温柔包裹
草木干枯
一派寂静
振风塔静静矗立
俯瞰着这座陷入沉睡的城市
长江水悠悠流淌
似在默默积蓄着力量
一声春雷炸响
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
瞬间开启了春天的大门
刹那间
万物复苏
安庆城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菱湖公园里
湖水在春雷的感召下
泛起层层涟漪
岸边的垂柳
抽出嫩绿的新芽
随风轻舞
仿佛在向人们
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惊蛰,从字面理解
便是 “惊醒”
与 “蛰伏”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
不饮不食
这便是 “蛰”
而 “惊蛰”
就是以滚滚雷声
惊醒蛰居动物的特殊日子
随着天气转暖
雷声渐起
那些蛰伏于地下冬眠的
昆虫被唤醒
整个安庆城也被
这股新生的力量所感染
气温回升
雨水增多
正是春耕的黄金时机
在安庆的乡间田野
晨雾还未完全散去
勤劳的农人便已开始忙碌
他们手扶犁耙
在肥沃的土地上
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春雷过后
绵绵春雨如期而至
如同大自然温柔的抚摸
滋润着安庆这片
即将苏醒的大地
麦苗在春雨的滋养下
轻轻摇曳
努力生长
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
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在安庆
惊蛰不仅是一个节气
更承载着深厚的寓意
它象征着新的希望
无论寒冬多么漫长
只要心怀希望
就一定能迎来温暖的春天
就像安庆这座
历经岁月洗礼的城市
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
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行

一侯|桃始华
惊蛰一到,雨水就悄悄滋润着大地
桃花迎着春寒绽放,春之信使正以芬芳为墨,在天地间书写万物复苏的序章。
二侯|仓庚鸣
惊蛰过后五日,便迎来 “仓庚鸣”。仓庚,又名黄鹂,能最早感知到春阳之气。
随着气温转暖,花儿渐渐开放,黄鹂们也在枝头鸣叫。羽色鲜艳美丽,鸣声清脆悦耳。一声声啾啾,播报着春的讯息,
三侯|鹰化鸠
“鸠”指的是布谷鸟。古语有云:“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
说的就是仲春之时,天空不见飞翔的雄鹰,只看到鸣叫的布谷鸟。在古人的观念里,就好像是鹰变成了布谷鸟一样。

一侯|桃花
春风拂过,大地苏醒,灼灼其华的桃花便从《诗经》的扉页款款而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粉红的花瓣是春天写给大地的情书,每片花瓣都承载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基因。
二侯|棣棠
棣棠是我国古老的花卉之一。《花镜》中记载:棣棠花,藤本丛生,叶如荼靡,多尖而小,边如锯齿。三月开花,黄色,圆若小球一叶一蕊,但繁而不香。
棣棠花枝叶翠绿花朵金黄,寓意着尊贵的地位、高贵的气质。
三侯|杜鹃
杜鹃以鸟为名,杜鹃花上,有类似斑点,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哭泣和血泪,也有地方叫满山红或映山红。
杜鹃是中国三大自然野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四大高山花卉之一,是重要的森林植被组成种类。
此外杜鹃还有着较为广泛的药用价值,据《中药大辞典》等有关中医药文献记载:杜鹃花味酸甘,有活血调经之效,可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等疾病。
祭白虎
惊蛰时节,人们会祭拜白虎,以避免口舌是非。
祭拜时用纸制老虎,用肥猪血喂之,再将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其不再出口伤人。这个习俗在广东和香港地区尤为流行,象征着祈求平安和避免是非。
吃梨
惊蛰时节,人们常吃梨子,寓意“离”灾避祸,同时补充水分,缓解春季的口舌干燥。
梨子的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生吃或蒸熟食用。
避百虫
惊蛰时,百虫惊而出走,影响人们生活。
所以人们会在惊蛰这天用清香、艾草来熏香,用香味驱赶蛇、虫、蚁、鼠和霉味,预防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