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口镇11个村(社区)均成立“村级农场”
布下农场“群星阵” 下好振兴“一盘棋”
3月7日上午,在望江县赛口镇九华村村级农场的一片蔬菜地里,6位村民正忙着收割上海青。该村级农场流转1350亩田地种植蔬菜,年产蔬菜400万斤,产值300多万元。
去年,赛口镇以党建引领“村级农场”建设,通过建立、完善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及下属二级分社,以村为单位成立“村级农场”管理机构,形成“党组织+村级农场”模式,11家村级农场摆出了“群星阵”。
去年3月,因看中赛口镇面点原料集中供应的产业基础,上海早阳餐饮有限公司与赛口镇人民政府签约年产2万吨蔬菜及糯米制品加工项目,总投资2亿元。对赛口镇来说,既要保障好原有面点企业生产原料的需求,又要保证此次承接项目订单的原料供应,难度不小。为此,赛口镇以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牵引,依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推深做实“板凳会”,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因地制宜推进一部分土地“优质、集中、连片”,实现“一村一农场”。在此基础上,该镇建设食品馅料加工产业园,推动村民成立合作社,融入赛口镇馅料产业链,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产业集聚的全镇“一盘棋”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推进村级农场建设过程中,赛口镇始终将带动群众增收放在第一位。以九华村村级农场为例,该农场每年带动当地16位村民务工,去年发放临时用工劳务报酬100多万元。去年,赛口镇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057万元,村均经营收益约82万元。
发展村级农场给赛口镇带来了哪些变化?在金堤社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当起了村民农产品的“经纪人”,根据企业需求,从当地农户集中采购农产品,再配送至企业车间,规模化集中采收链条是村级农场带给金堤社区的新变化;在大河村,全村万余亩农田和两千余亩旱地完成流转,由村集体统一种植、销售,目前已形成20余个品牌化产品,其中“望江大河”品牌已开始网上直播销售,集中化、品牌化是村级农场带给大河村的新变化;在津潭村,由种植大户联合办农场,并通过在企业与农户间搭建“共富桥梁”,实现一产、二产双向驱动……
“我们将继续以‘党组织+村级农场’的模式,推进土地流转,建立赛口镇区域蔬菜、糯米等绿色食品馅料农产品等公共品牌,在此基础上坚持‘一村一品’,建成食品馅料加工产业园,努力实现年加工规模10万吨、年产值20亿元目标,形成富民富村的集体经济。”赛口镇党委书记金文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