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二十四节气 | 春分:春分至,春意浓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3月20日17点01分
我们迎来春分节气
微风轻过,山花摇曳
整个大地涌动着明媚的春光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
一是“季节平分”
二是“昼夜平分”
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长短趋于一致
这种平衡
被先民视为天地赐予的秩序启示
大自然像那一位画师
在仲春之际精心勾勒
缓缓展现出阴阳平衡
昼夜均等的奇妙特质
每一处
都流淌着
天地间的大美与秩序
安庆城
也宛如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
暖阳倾洒
恰似温柔的手抚摸着大地
长江水悠悠流淌
在春光的照耀下
波光粼粼
菱湖公园内
垂柳依依
细长的柳枝随风轻舞
新抽出的嫩绿芽尖
是春分赋予的生机
又是一年春分翩然而至
愿你我皆能紧紧握住这烂漫春光
心怀热忱,步履不停






一候|玄鸟至
玄鸟即燕子,是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
玄鸟识时序,双双寻故巢。春分时节,天气转暖,在南方过冬的燕子又飞回北方,衔泥筑巢,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二候|雷始发声
春分后,天气进一步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大气活动剧烈,雨水开始增多,下雨时往往伴随着雷声。
古人认为,雷是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阳气奋力冲破阴气的阻碍,便产生了隆隆雷声。
三候|始电
随着阳气的不断增强,到了春分第三候,下雨时不仅会打雷,还会出现闪电。
闪电是云层中的电荷相互作用产生的放电现象,这一候表明天气变化更加丰富和剧烈。





一侯|海棠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春雨轻吻后的海棠,花骨朵似开未开,就像是美人轻点的胭脂,缓缓晕染开来,从浓郁的深红渐变为淡雅的浅红,花色娇艳,象征着春日的繁盛与吉祥。
二候|梨花
梨花原产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史曾被称为“甘棠”、“唐棣”。
暮春花开,洁白如雪,盛开的梨花比雪更清丽动人,漫步在梨花下,闻着扑鼻的清香,更能感受到春日的清新与生机。
三候|木兰
木兰,又称“白玉兰”“望春花”,得名于其“色白微碧、香味似兰”的特征。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记载,印证了其悠久的栽培历史。
木兰花开时,傲立枝头,满树洁白,毫无杂色,让人陡生敬仰之感,花瓣舒展如莲,寓意坚韧高洁的品格,就像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一样勇敢无畏。






放风筝
春分时节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
这不仅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活动项目,也成为了一种传统的迎春仪式。风筝在天空中翱翔,象征着消除不祥之气,迎来吉祥和好运。
吃春菜
春菜通常指的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春分吃春菜的习俗在中国各地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岭南地区尤为盛行。
在春分那天,人们会去田野中采摘春菜,采摘回来的春菜常与鱼片一起煮汤,称为“春汤”。这一习俗寓意着洗涤肝肠,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立蛋
俗话说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人们会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立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
据说是因为春分这一天,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鸡蛋更容易竖立起来。




踏莎行·雨霁风光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春分日
宋·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西江月·春半
宋·朱淑真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
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
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