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庆要闻->正文

党旗飘扬志愿红 服务群众践初心
——安庆市开展志愿服务月活动综述

  三月的宜城大地,春风拂面,暖意融融。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比春光更暖心的,是活跃在大街小巷的“志愿红”,是绽放在群众笑颜中的“雷锋脸”。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关怀帮扶、领办实事……3月以来,安庆市委组织部深化拓展“情暖三月学雷锋 党员社区当先锋”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热潮,累计开展活动超5000场次,惠及群众近20万人次,推动雷锋精神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

  理论宣讲“声入万家”

  3月,全市各地创新形式,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构建“市级示范宣讲团+县级特色分队+基层草根讲师”三级宣讲体系,打造362支“先锋宣讲团”,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等重要内容,通过方言土语、情景短剧、互动问答等沉浸式宣讲模式,把“大道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全市累计开展宣讲活动3000余场,覆盖群众10.6万人次,真正让理论春风化雨浸润民心。

  桐城市深挖文化底蕴,打造“银发先锋+巾帼之声”双宣讲品牌,在社区广场、非遗工坊开设“六尺巷里的党课”,让6000余名群众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中感悟精神伟力。潜山市组建“理论宣讲团+民生服务队”双轨矩阵,统筹党校教师、企业技术骨干等开展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活动,发放“政策明白卡”7000余份,解决基层治理难题467件,实现“讲政策”与“办实事”同频共振。市城管局创新“政策直通车”,181名党员干部走进社区、学校,以“互动问答+现场整改”方式,开展政策宣讲、树木修剪、环境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13次,修复小区照明设施28处,协调解决问题11个。

  服务阵地全域贯通

  我市深化“15分钟服务圈”建设,构建“街道+社区+区域+小区”多维服务体系,在已建成的1231个服务站点,推行“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全链条服务机制,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社会组织各类志愿者共同参与,通过“红色代办”“点亮群众微心愿”等特色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900余件。

  太湖县组建“移动健康服务联盟”,党员、医护人员深入8个社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筛查慢病610例,为5000名居民建立动态健康档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宿松县深化“宿事速办”品牌建设,在9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党员雷锋岗”,组织驻点党员律师开设“法治夜市”化解劳资纠纷63起。安庆经开区组织23支红色代办队开展“叩门问需”服务,为空巢老人提供送餐、代缴等服务219次,开设产业工人子女课后辅导23课时,落实微心愿25个,让特殊群体感受“党组织就在身边”。

  基层治理“善治有为”

  我市深化“双联系双报到双服务”机制,建立“1+5+N”协同治理体系,推动70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破解公共设施维护、邻里矛盾纠纷等难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共商共治”。

  宜秀区构建“党群联动+多元共治”服务体系,设立“红管家”民生服务队落实“承诺践诺”清单管理,实施“微网格”便民代办,累计提供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专业化服务2300余人次,实现服务效能提升与治理体系优化的双向赋能。大观区深化城市党建联盟载体,发挥小区(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作用,组建“娃娃蔡”“蓝法官”“红色管家”等10余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大观·百日攻坚”行动,整治安全隐患300余处,化解矛盾纠纷等30余起。迎江区深化“多元共治”协同机制,创新设立“微孝代办点”,聚焦老年群体实际需求,提供社保认证、药品代购、生活缴费等“一对一”精准代办服务,累计办理业务288件次。

  常态长效“固本强基”

  立足“雷锋月”实践成果,各地打造“制度筑基—数字赋能—品牌引领—融合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志愿服务从“三月热潮”向“四季常青”蝶变。

  岳西县推行“积分管理”激励机制,将党员服务时长、成效纳入民主评议,激发内生动力;桐城市“文都e家”智慧平台实现“扫码点单—在线接单—自动评单”全流程管理;怀宁县同步推出“服务回访”制度,通过电话抽查、实地走访确保问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望江县将“清洁家园”行动融入每月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实践内容,推动“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宜秀区将“雷锋月”活动转化为长效治理机制,以网格为单元建立办件回访制度……

  三月春风暖,志愿红满城。安庆市以党建引领凝聚先锋力量,以实干担当书写民生答卷,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让“志愿红”成为服务群众的最暖底色,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红色动能。


(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 通讯员 桂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