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问政->正文

中年发福?营养师支招解“腹”忧
以全身性运动提高基础代谢

  “体重管理”是近段时间以来备受关注的热词。超重有哪些危害?如何科学减重?特别是中年发福,如何提升代谢解“腹”忧?记者采访了注册营养师、安庆市营养学会秘书长汪祝华。

  “如今,超重已成为影响大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它远不止是体重数字的增加,而是悄然在身体里埋下隐患。超重与各类慢性疾病紧密相连。从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循环,到机体代谢的精细调控,再到骨骼关节的支撑负重以及呼吸功能的正常运作,超重带来的负面影响无处不在,为慢性疾病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汪祝华表示。

  从心血管系统方面来看,多余的脂肪堆积容易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使得血管壁增厚、变硬,进而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对于骨骼和关节而言,过重的体重会给它们带来巨大压力,容易引发关节疼痛、关节炎,甚至加速软骨磨损,影响正常行动能力,让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都变得困难重重。再者,肥胖还与糖尿病紧密相连。体内脂肪细胞增多,会干扰胰岛素正常发挥作用,使得血糖难以控制,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大幅上升。而且,腹部肥胖所反映出的内脏脂肪超标,更是会影响身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引发一系列激素失衡问题。

  特别是人到中年,身体发福、发丝稀疏、体脂率节节攀升等问题困扰着不少人。在“体重管理年”的倡导下,如何有效管理体重呢?汪祝华介绍,中年体重管理的关键,在于激活日渐衰退的基础代谢。运动的深层价值,不在于单次消耗多少卡路里,而在于能否通过持续锻炼,逆转基础代谢率的下滑曲线。

  基础代谢率是人体静息状态下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耗。青春时代“狂吃不胖”的秘诀,正源自旺盛的基础代谢。遗憾的是,人到中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悄然改变,基础代谢率通常以每年0.5%-2%的速度下降。

  要提高基础代谢,走路行不行?走路对提高基础代谢有一定帮助。走路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长期坚持规律的走路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基础代谢率。不过,其提升效果相对有限。若将散步作为中年人体重管理的主要运动方式,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从代谢提升的角度来看,散步过程中,身体参与运动的肌肉群有限,运动强度相对较低,消耗的热量也就比较少,难以对逐渐下滑的代谢率起到强有力的扭转作用。

  要想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必须以全身性运动提高基础代谢来破局。除了散步之外,辅以上肢运动,如俯卧撑、哑铃。如果时间足够,加以跳绳,或者开合跳、胯下击掌、深蹲等全身力量和协调性训练。刚开始练习时,不妨每组做10-12次,每天进行3组,后续再根据自身的体能状况循序渐进地增加强度。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不仅能大大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平衡能力,身体整体的代谢水平也在悄然提升。

  球类运动更是全身性运动中的“明星”。拿羽毛球来说,在一场你来我往的对攻中,从挥拍击球的瞬间,手臂肌肉就开始发力,紧接着肩部、腰部要迅速扭转,配合腿部的快速奔跑、跳跃、侧身移动,全身肌肉群紧密协作,没有一处是“闲着”的。持续一小时的羽毛球运动,能够消耗400-600千卡热量,这和慢跑一小时的热量消耗不相上下,足见其减脂塑形的强大功效。乒乓球也毫不逊色,快速的推挡、抽拉,要求参与者必须眼疾手快、脚步灵活,全身肌肉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对提升代谢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综合来看,超重绝非仅是外观改变,更是开启慢性疾病大门的‘钥匙’。我们需要主动控制体重、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构建‘有氧+力量+爆发’的三维训练体系,当全身肌群被充分激活,基础代谢率自然水涨船高,配合科学饮食调控,方能从根源上破解‘中年发福’的魔咒,重拾挺拔身姿与健康活力。”汪祝华说。


(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