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新闻->正文

咖啡与农场田园相映成趣
捧一杯“村咖” 享受山野慢时光

  4月17日下午3时许,从宿松县中心城区驱车四十分钟左右来到佐坝乡梅园村,只见龙湖河畔豁然开朗,湖湾旁一座灰色的西式建筑映入眼帘,这里是芷兰农场塍上咖啡。

  走进这间乡村咖啡馆,吧台两边错落有致分布着木质桌椅,角落里则搭起书架、产品展示区等,整体环境简朴而不失雅致,各式花卉和绿植环绕在咖啡馆四周。从拱形落地窗向外望去,浅咖色木质风格的长廊上,村民、游客三三两两靠在折叠椅上,品一杯咖啡,再配上烤肠、面包等小食,与好友侃侃而谈,还不忘拍几张美美的照片……

  芷兰农场塍上咖啡的创办人王建国是土生土长的宿松人,因为一直心系乡村,他把自己的梦想之花播种在乡村发展的土壤上,在闲置空间中用新业态激活乡村创业的一池春水。从2022年底立项到2025年元月正式试营业,历时两年,占地400余亩、囊括咖啡馆在内的农场一期工程成为实景,范仲淹《岳阳楼记》笔下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初见雏形。

  作为农场的重点引流项目,“村咖”一经推出就火爆出圈,前来体验的游客也逐渐增多。“客流量好的有点出乎意料,最近来光顾的客人非常多,咖啡豆、牛奶每天消耗量都很大,高峰期一天能卖出上百杯咖啡。”芷兰农场塍上咖啡的主理人王春连向记者介绍,一杯承载着“诗和远方”的乡村咖啡,顾客品到的是一种对浪漫生活的向往,也饱含了一种乡土情结,更是一种跨文化、跨年代的交融。“今年过年时,曾有四代同堂一大家子来这里相聚。祖辈因品尝苦涩的咖啡微眯双眼,孙辈习惯了咖啡的口感而畅饮,有一种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碰撞的奇妙感。”王春连说道。

  “乡村咖啡馆为我们提供了松弛治愈的‘情绪价值’。”池州人王芸特意来到宿松打卡芷兰农场里的咖啡馆。在她看来,“村咖”主打一个随性和惬意,坐在院落的一角,听民谣、观山水、沐风雨,松弛感在这一刻有了具象化。

  “乡村+咖啡”,让人沉浸式体验大自然之美,汲取自然的氧气与力量,心灵与味蕾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是“村咖”得以香飘农村的首因,而应对客流“潮汐现象”,实现情感共鸣、融合创新业态至关重要。

  “我们售卖的不仅是一杯咖啡,还是新颖又独特的体验。”王春连说,咖啡馆早在试运营期间就同步推出了餐饮和婚庆服务,还创新融入了汉服、国学、胶囊旅馆等元素,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多元素组合效应下,咖啡馆仅清明小长假期间营业额达到了十万元。五一假期临近,周边占地200多亩的亲子项目、花卉基地、乡村生活馆等计划面向游客开放,五月中旬,芷兰农场塍上咖啡将正式营业。

  为了让咖啡馆完美融入乡村肌理,开辟出独特的乡村新场景,芷兰农场塍上咖啡还计划继续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将“村咖”和当地文旅业态深度融合,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为一体的三产融合项目,为消费者带来一站式文旅消费体验。“我要做的不是让客户来一次,而是久来不厌,并会主动推介农场。”王春连认为,乡野之地并不意味着粗糙简陋,也可以有着精致的生活方式。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火热的“村咖”被寄予带动产业创收愿景的同时,也是年轻人大展身手的舞台。以乡村咖啡馆为支点,芷兰农场除了打造城乡休闲农业的田园综合体,还招收了近十位大学毕业生一起运营管理,让青年人才为乡村旅游增添活力,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对于芷兰农场“村咖”为农村经济带来的影响,佐坝乡党委书记石必健认为,“村咖”可以成为链接城乡、推动振兴的新引擎。“相信我们的‘村咖’不会昙花一现,一定会给乡村不断带来人才、资金、客流等振兴要素。”


(见习记者 刘丹 通讯员 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