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新闻->正文

在安庆,风景“读”好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连日来,全市各地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无论是在图书馆还是在书店,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处处都是琅琅书声,人人共享开卷之乐。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宜城大地充盈书香。

14.jpg

  4月22日,市民正在前言后记看书。

  图书馆里“充电”忙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作为全新的文化地标、生活地标、精神地标,安庆市图书馆新馆搬迁至滨江ECD油罐生态文化中心半年有余。每日清晨门前排队进馆的人群,让人直观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书香“浓度”。

  “老师你看,这本书里猫头鹰在和狐狸说话耶!”4月22日上午,在新馆一楼的开放式书架专区,来自安庆安亲国瑞幼儿园的小读者们席地而坐,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绘本故事,品味书香快乐,乐享舒适阅读。

  “趁着读书日前夕,我们带领小朋友走进图书馆,引导孩子们把读书当作一种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园长林威威看来,仅靠学校日常教学活动,难以满足孩子们成长需求的,图书馆集学术交流、美育实践、休闲社交于一体,是绝佳的“校园第三空间”。

  书香润童心,成人“泡馆”也火爆。随着年轻人学习热情日益提高,他们对图书馆等文化机构的公共学习空间有了更多期待。

  轻声步入新馆二楼的自修室,这片素雅安静的空间坐满了读者。他们全神贯注,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或轻轻翻动着书页,或在笔记本上沙沙地记录着,或聚精会神思考。“每次来到这里,我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手捧着书籍专心阅览的王雅感慨道,“周六周日图书馆开放到8点半,我一有空就这里看书。”

  以往,大多数图书馆都有固定的开、闭馆时间,工作日“下班即闭馆”,留给读者借阅图书的时间相对有限。4月12日起,安庆市图书馆新馆双休日延时开放,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读者多样化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节奏,受到了一致好评。“除了延时开放保障全民阅读需求,围绕世界读书日,我们还计划推出演讲朗诵、主题展览、宣讲竞赛、阅读分享沙龙等特色线下活动,同步AI‘智’打造在线阅读新体验,为广大读者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市图书馆福馆长徐景生表示。

14.jpg

  4月22日,小读者正在看画本。

  “书店+”引领新风尚

  在城市中,越来越多实体书店选择发挥自身优势,将书店定位为城市里的“歇脚处”,为附近居民和远道而来的读者提供可以放松身心的文化空间。

  青砖扁砌、白泥勾缝、木顶黛瓦的三层西洋式老建筑,33个房间布置成的22个书吧,配套书桌、沙发、座席,附带留声机、黑白电影胶片……走进位于迎江区人民路步行街的前言后记安庆劝业场店,多元素交织而成的空间梦幻感着实击中了不少读者的审美点。

  设计的图书陈列、文创展示、咖啡品鉴等场景,让前言后记更像一个复合型文化消费社区。

  “如今人们追求新潮、个性化,逛书店俨然成为一种日常休闲方式和社交场景。”在前言后记店长杨志宏看来,受欢迎的书店首先需要具备以书为媒介的“书店+空间”消费场所,让读者打心眼里愿意走进书店。“19号石楠老师读书会分享创作经历、20号上午‘书香安庆 阅享宜城’——2025年世界读书日启动仪式、20号下午‘春日让我们阅见美好’读书会等等,临近世界读书日,我们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推广全民阅读,培育阅读风尚。”杨志宏说。

  在有限的空间内举办书友会、读者见面会、作家分享会等活动,为读者搭建一个展示、分享、互动的阅读平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为前言后记持续“出圈”的关键。杨志宏介绍,不同于传统的综合性书店,前言后记以零售和借阅为主,没有任何教辅资料,到店文学爱好者居多,每年有千余会员办理借阅卡。“去年全年客流量达76万人次,借阅书籍超10万册,累计图书借阅及销售金额310万元左右。只要拥有足够的创意和优质的产品,书店也不缺客人。”

  当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退休后,我每个工作日下午都来这里读书,常常能找到一些‘冷门’书籍,自传题材是我最近的偏爱。”今年60多岁的杨成每天坚持学习、读书5小时以上。他坦言,前言后记就家附近,在这样有品质、有内涵的文化空间阅读是一种享受。“说实在,和纸质图书面对面接触更有温情感。”

  数字时代的纸质图书缘何魅力不衰?“我坚信,仍然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愿意通过纸质书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这种阅读体验并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内在的审美和心灵的认知体验。”多次参与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安庆赛区)的读者蔡玲玲给出了答案。

  “初中语文老师是影响我终身学习的典范。”蔡玲玲回顾自己的阅读历程,语文课本里的短篇诗词和梭罗创作的散文集《瓦尔登湖》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出意境令人着迷,而瓦尔登田园般慢节奏生活则令人向往。阅读让我深刻感受到古时文人骚客的情怀,也让我感受外面的世界是如此广阔。”

  另一段难忘的阅读经历则属于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6个小时内完成一本新书略读和通读,然后线上答题和撰写读后感,对于平常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我来说挑战不小。”蔡玲玲认为,在快节奏、数字化的今天,阅读提供了一种可能:沉下心全身心专注一件事。

  “纸质书、电子书、音频、视频等共同构成了全新的阅读生态。”太湖县图书馆工作人员黄静说,“除了老人孩子,其实许多上班族在下班后都会来图书馆、书店、阅读小屋等城市文化空间。窗外夜色浓,书房内灯光柔和,人们选择放下手机捧起书本,在安静、舒适的氛围中度过充实的一天。”


(见习记者 刘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