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批!汇口造新能源船含“绿”量高污染少
4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宿松县汇口镇八里江边的安徽中兴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只见焊花飞溅、机器轰鸣,数百名工人正铆足干劲进行切割、焊接、装配等作业,一片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
“我公司年产船舶超30艘,去年8月以来主要建造新能源船,覆盖起重船、海工船、集散船等10余种高附加值船型。”该公司总经理张亮自豪地说,目前在建的3艘液化天然气(LNG)/柴油双燃料多功能集散船是安徽省首批船型,“这几艘船于今年3月31日开工建造,预计年底交付。每艘船长119.98米,宽19.20米,载货量达9447吨。”
近年来,船舶产业向绿色智能转型成为新趋势。与传统船舶相比,新能源船舶优势明显,在排放水平方面,二氧化碳减少排放20%-30%;在运营成本方面,新能源船舶燃料成本降低10%-20%;在政策支持方面,新能源船舶享受政府补贴、绿色贷款及港口费减免。该公司高级工程师甘远贻举例说,在建的3艘新能源船通过双燃料系统与智能航行控制技术深度融合,实现能效提升与排放控制双突破。其优势,一方面,集成智能驾驶、智能航行与运营系统,实时监控燃料切换与能效,提升安全性与操控便捷性。另一方面,创新采用40英尺可移动LNG燃料罐,较传统燃油船减排超25%,大大减少环境污染。
安徽中兴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占地面积约123亩,集船舶设计、建造、维修、年检于一体。作为安庆250公里长江岸线内唯一的船舶制造企业,其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优质服务吸引了全国各地客户。
“我公司拥有专业的焊工、安装工、船电工等工种队伍共计560余人。”张亮说,目前船舶建造订单已经排到2028年,预计总价值5.7亿元。多种船型畅销省内以及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市场。该公司规划建设年吞吐量80万吨深水码头,扩建40亩船舶新能源生产基地,该项目已于2024年12月全面动工,预计2026年中旬竣工投产。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企业在绿色智能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研发符合国内外高端市场需求的LNG运输船、交通船、化学品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
“造船业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汇口镇党委书记李东海说,“我们将立足企业发展实际,经常走访企业了解需求,在招工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