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构建欠薪线索分类办理新机制
全力守护 让劳动者安“薪”
近日,安庆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欠薪线索分类办理实施方案》,《方案》构建了一套全面、细致且高效的欠薪分流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组织协调层面,市民生办发挥核心统筹作用,负责全市欠薪线索的接收、分派、督办及考核工作,通过定期通报办理进展,压实各部门治理欠薪的责任。在职责分工上,安庆市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原则,对不同领域欠薪线索处置任务进行了清晰划分。非工程建设领域企业欠薪由属地县(市、区)和市管园区管委会牵头处置,市人社局协调督办;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由行业主管部门与属地政府联合办理,市人社局负责督办;政府投资项目欠薪由项目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牵头处置,多部门协同督办。对于重大疑难案件,市民生办组织多部门成立专案组,实行“一案三查”,开展联合处置。
在欠薪线索办理流程上,安庆市制定了严格且规范的程序。市民生办在接收线索后3日内通过市人社局公文系统和工作微信群将《欠薪线索派送单》下发至责任单位,责任单位需在2日内确认受理范围,拒收要附书面说明退回。一般线索15日内办结,疑难案件经签批可延长至20日。办理过程中,责任单位需先联系投诉人核实诉求、留存沟通记录,组织涉事方协商并收集证据,再根据不同情况分类处置。对于已支付工资、达成延期支付协议、无效线索等情况都有明确的处理和销号方式。若协调无果且属于拖欠工资的,办理单位将移送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启动行政执法程序。
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我市还建立了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市民生办依据相关条例,将欠薪线索办理情况纳入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部门的考核监督内容,定期督查通报。对推诿拖延、处置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严肃问责,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红黄牌”预警机制进一步强化了督促作用,超期未办结的给予黄牌警示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红牌通报至市检察院并约谈主要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