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迎江区->正文

项目提速 发展提质
以“稳”和“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

  春日融融,实干争先。今年来,迎江区紧扣安庆市“进百强、上台阶”目标,抓项目、扩投资、兴产业,以“春潮竞速”的姿态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升级,以迎江的“稳”和“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4月25日,走进迎江区依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井然有序的施工现场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呼应,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依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占地100余亩,总投资约4.5亿元,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该项目自取得施工许可开工以来,建设满弓发力,一路“快跑”,现场看到厂房、办公楼、宿舍楼均在进行结构施工,各个区域建设紧锣密鼓推进,计划今年年底交付。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拓展发展新空间,为迎江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迎江经开区高松柘山片区农机产业园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有序进行土方外运工作,现场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该项目地块是片区出让的首宗工业项目“标准地”,标志着高松柘山片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是迎江经开区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的重要一步。

  迎江区发改委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对重点项目进展、投资项目调度、新开工项目入统、谋划项目储备等实行全流程清单化管理,按下了项目审批、攻坚、推进“快进键”,跑出了落地、开工、建设“加速度”。

  在项目建设中,该区靠实区级领导、责任单位、项目专员“三级”推进责任,确保项目建设按图作战、高效落地。坚持“5+1+N”重点项目调度机制,今年以来召开会议7次,调度事项21个,聚焦项目推进、节点目标、难点堵点问题跟踪问效,“一对一”帮助解决2024老旧小区提升、沿江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项目建设提速加力,投资增长势头强劲。迎江区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入库入统,确保已开工项目应入尽入,夯实全年经济发展底盘。截至目前,全区51个市重点项目已入统33个,今年一季度全区新纳统项目18个,带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同比增长10%。

  产业发展活力迸发

  在大抓项目建设的同时,迎江区还注重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该区立足“工业强区”战略,以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为主线,统筹推进战新产业集聚、技改赋能、精准招商,着力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后劲。

  该区聚焦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三大战新领域,实施“链长+专班”推进机制。建立战新企业动态培育库,战新企业43家,形成以安徽华茂新型纺纱智能制造为引领的纺织服装集群、以安徽普瑞斯电工机械为核心的装备制造集群。

  同时,实施“百企技改”行动,建立“数字化改造+绿色转型”双轮驱动机制。建成省级智能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5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达65%,技改投资增速居全市前列。推动纺织服装、化工新材料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此外,创新“园区+基金+标准地”招商模式,绘制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6条产业链招商图谱。建成全省首个县域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4家。设立2亿元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超8亿元。开展“迎商回归”工程,吸引3家在外乡贤企业回迁,带动就业600余人。

  下一步,迎江区将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重点推进三大工程:战新产业“强链”工程: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力争2025年集群产值突破50亿元;传统产业“智改”工程:三年实现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创新生态“培优”工程:新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家。


(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