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体新闻->正文

当黄梅戏邂逅文创——
一位海归创业者的非遗传承创新实践

  “没想到我们的戏曲文创产品不仅售罄,还斩获‘最受观众欢迎展位’!”5月8日,在怀宁县磁电产业园,刚参加完第十三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的安徽有戏数字传媒科技公司总经理孔馨苒,虽面带倦色却难掩兴奋。这位“85后”海归创业者的黄梅戏文创首秀,在濠江之畔掀起传统戏曲的时尚浪潮。

未标题-1.jpg

孔馨苒团队设计的部分黄梅戏文创产品(受访者供图)。

  步入企业展厅,黄梅戏文化以惊艳姿态跃然眼前:鎏金点翠的戏曲凤冠化作玲珑挂件,“女驸马”经典造型幻化为保温杯、灯具等生活美学单品,Q版戏曲人偶将非遗技艺凝于方寸之间。从装饰摆件到实用器具,百余件文创产品构建起黄梅戏文化的生活美学体系,传统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焕发新生。

  4月25日至27日,第十三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举行,7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755家旅游相关企业参展,孔馨苒团队携匠心之作亮相国际盛会。尽管展位处于边陲,但黄梅戏文创却成现象级爆款:开展首日凤冠挂件即告售罄,海外客商主动寻求代理,淘宝店铺实时订单激增。面对国际观众的好奇,孔馨苒化身文化使者,将黄梅戏的婉转唱腔与百年传承娓娓道来。

  这位传媒专业出身的都市丽人,曾在海外求学时深刻体悟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去年8月,被黄梅调牵动心弦的她,毅然从省城转战“戏曲之乡”怀宁,开启文化创业征程。通过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将戏曲脸谱、服饰纹样等元素解构重组,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构传统美学,目前已斩获200余项版权证书。“黄梅戏不仅需要在舞台上常唱常新,更需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去传播,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走进它,感受它的艺术魅力!”她说。

  在深耕文创设计的同时,孔馨苒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融合模式。与怀宁特色蓝莓产业深度联动,通过IP联名、场景化营销、文旅融合等创新形式,实现非遗文化与现代农业的跨界共生、双向赋能。孔馨苒说,“最近我们正全力攻克新产品研发难关,希望通过推动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跨界融合,让黄梅戏这一传统艺术瑰宝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实现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新跨越。”

  即将启幕的“好戏安徽”文化惠民活动中,孔馨苒团队将再度携新品亮相。“我们希望打造更多特色的黄梅戏文创产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安庆、来到安庆,共同推动安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孔馨苒表示。

(全媒体记者 白萍 通讯员 张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