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治河道 清泥沙 禁樵采 装管网
一台“手术”重塑生态“好颜值”

  5月11日上午,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村河长制主题公园内处处是景:高大的红枫、银杏与低矮的小叶黄杨、杜鹃花交织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带,一旁的池塘内金鱼来回游动,几名游客手持自拍杆拍照打卡。

  “这里原本是一片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荒地,在几年前的一场山洪中成了重灾区。2021年开始,我们通过‘植物措施’开展小流域治理,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既涵养水源,也美化人居环境。”岳西县水利局党组成员刘宝林说。

  岳西县美丽村生态清洁小流域位于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流域总面积约44平方公里,属于淮河流域淠河水系源头。过去,由于“靠山吃山”的发展思路加上基础设施落后,这里水土流失严重,人居环境差。2021年以来,岳西县投入约1.7亿元实施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为鹞落坪做了一台生态修复“大手术”。

  东冲河是小流域内的主要水系之一。“以前,东冲河护岸水毁严重、沟道淤积、杂草丛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流沙河’,不仅不美观,暴雨天还易引发山洪。”鹞落坪村党支部书记吴良宝回忆道。

  水保工程实施以来,该县通过建设拦沙堰、生态护岸等工程措施,拆除河上6座水电站,整治河道5.4千米,清理石块泥沙1270立方米,修建拦沙坝7座,挡墙1820米,有效减轻了河道冲刷,恢复了河道连通性。如今“流沙河”变身“生态河”,成为村内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这样的例子在小流域内比比皆是。几年来,岳西县在小流域内划定近42平方公里封禁保护区域面积,占小流域总体面积的94.9%,禁止砍伐、樵采等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种植水蜜桃、厚朴等经济林超2万株,增强坡地水源涵养能力;整治水蚀坡林地1300亩,减少坡面水土流失;安装污水管网3.5公里,开展村庄清洁行动15次,清理生活垃圾240余吨……

  截至目前,小流域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平方公里,出口水质达地表水环境Ⅰ-Ⅱ类水质标准,水土保持率稳定增长至95.04%,土壤侵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水土保持多项措施综合实施使小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大幅提升,现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42种。

  生态的恢复和改善,还让当地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目前,小流域内已发展旅游农家乐106家,农旅综合年收入达5000余万元,实现居民人均收入年增幅20.8%。


(全媒体记者 余永生 通讯员 汪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