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新闻->正文

【高考直通车】数学:重做错题 分析考查的知识点

  “数学是许多考生心中的‘拦路虎’,但只要有科学的备考方法,扎实的基础,合理的策略,就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安庆一中数学老师陈晨建议,考生备考时要回归课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答题时要注意细节,在最后阶段要有计划地重做错题,每天限时完成一套真题或高质量模拟题,争取在最后冲刺阶段实现突破。

  陈晨老师说,很多考生在备考后期容易陷入“刷题怪圈”,盲目追求难题、偏题,却忽略了最基础的知识。事实上,高考数学中基础题和中档题占比高达80%,扎实的基础才是高分的保障。因此,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一定要回归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

  数学公式不是死记硬背的符号,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复习时,要弄清楚每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只有真正理解公式的来源,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数学知识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时,可以思考:这个知识点通常用来解决哪类问题?它和其他知识点如何结合?高考中常见的考查方式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解题思维。

  “高考数学考查的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在复习时,不能仅仅满足于会做某道题,而要分析题目背后的知识网络。”陈晨老师表示,每做完一道题,尤其是错题或难题后,要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看是否有更有的解法。还可以按照高考数学的模块整理知识树,标注易错点和常考题型,这样能够快速定位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在高考中,许多考生并非不会做题,而是因为粗心大意丢分。细节是提分的关键,尤其是在最后冲刺阶段,一定要养成严谨的答题习惯。因此,建议考生要慢审题、快做题,仔细阅读题目,圈出关键条件;分步计算,避免心算,草稿纸要工整,方便检查;做完题后,要快速回顾计算过程,确保无误。

  “错题是提分的宝藏。很多考生整理错题本,但很少真正反复练习,导致同样的错误一再出现。在最后阶段,一定要有计划地重做错题。”陈晨老师说,要将错题进行分类,如果是知识性错误,说明某个知识点不熟,需回归课本;如果是方法性错误,说明解题思路不对,需学习更优解法;如果是粗心错误,则需加强计算和审题训练。重做错题时,要独立重做,不依赖答案,如果仍错,标记并分析原因,隔几天再做,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陈晨老师表示,高考真题是最权威的复习资料,在冲刺阶段,建议每天限时完成一套真题或高质量模拟题,严格模拟考试环境。在答题时,遇到难题要不慌,先跳过,确保基础分拿全。答完后,统计各模块得分率,针对性强化,同时,记录时间分配问题,优化答题顺序。


(全媒体记者 项珍 通讯员 徐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