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禁止AI“代劳”作业 有利于良好学风养成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其中要求: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可在课内适当使用辅助教学;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 (人民网,5月14日)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AI正逐步渗透到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如今,AI工具兴起,成为不少学生完成作业的“神器”。事实上,中小学生用AI替代自己完成作业已有苗头。众所周知,学习是一个提高能力的过程,如果总依赖科技手段,甚至用其替代学习者本身,那么学习者能力的提高就将大打折扣。

  既然AI技术已渗透到代替学生完成作业的程度,那就该加以重视。教育部本次直接划红线,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学习没有捷径,要靠自己思考、理解,AI再厉害也替代不了自己动脑筋。

  当然,还要严格区分AI辅助学生正常完成作业和学生做作业直接复制AI生成内容之间的界限。新技术不断涌现,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也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接受新技术挑战,使学生正确使用AI技术,同时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谨防不良学风蔓延。

  总之,学生作业禁止AI“代劳”,有利于良好学风养成。让学生主动接触AI技术,从喜爱到适应再到“玩转”,用创新思维加以应用而非简单地让AI技术生成作业,使新技术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才是今后更该做的事情。


(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