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望江县积极探索“集体建房、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养老新模式
为农村“空巢老人”打造幸福家园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开展村级互助性养老服务”。望江县在凉泉乡河南村积极探索“集体建房、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农村互助式养老新模式,建成集慈善养老用房、老年协会、老年活动中心、老年食堂、村卫生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人幸福大院,让“空巢老人”在村里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11.jpg

  5月16日,居住在望江县凉泉乡河南村幸福大院的吕兆华老人分享着入住幸福大院的切身感受。

  幸福大院筑巢暖桑榆

  5月16日,记者走进望江县凉泉乡河南村老年人幸福大院,随处可见老人们悠然自得的身影。

  80岁的吕兆华老人,敞着家门,正坐在客厅听新闻广播。见有人来访,她热情地将记者请进屋,迫不及待分享起她在幸福大院里的幸福生活。“我以前住在堤坝上,四周坑洼不平,我腿脚不好,出行非常困难。现在住在这里,四周都是平坦的水泥地,去哪都方便。”5个子女都不在身边的吕兆华是“空巢老人”,幸福大院让她的幸福有了托付。她住的小屋约40平方米,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样样齐全,且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居住起来既安全又舒适。“民政的工作人员怕我们老人在家摔倒了,还在床边、厨房、客厅、卫生间、洗脸池旁都安了扶手,进出的门口还装了坡道,想得真是周到!”吕兆华声音洪亮,精气神十足。

  吕兆华家隔壁住的是83岁的张艾荣老人,她虽常年卧床,但并不孤单。有几位老人正坐在她的床前,陪她聊天解闷。她睡的床是望江县民政部门配置的护理床,可以帮她保持正确的体位,减少压疮和褥疮的风险。

  “老人们居住的是我们建的慈善养老用房,总共有30套,每套房都根据老人们的需求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目前已入住40位老人。”凉泉乡为民服务中心主任夏雄鹰介绍,慈善养老用房位于河南村蓄滞洪拆迁安置区,由望江县慈善总会和凉泉乡人民政府共建,用于保障搬迁后部分独居老人的住房需求。入住老人只需交一些押金,便能免费居住。

  河南村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有500多人,占村总人口的四成。不仅如此,老人子女大多不在身边。而且,老人们多独居在沿湖堤顶上,居住环境相对较差。2021年,在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实施中,河南村“两委”在动员群众搬迁时,注意到了独居老人的生活困境。于是,2023年,该村在安置区规划建设了3排慈善养老用房,用于解决独居老人、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的养老照护困境。

  “这两年,围绕老人们的就医、娱乐、用餐需求,我们在慈善养老用房周边又相继新增了乡村大舞台、村卫生室、老年食堂、老年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形成了现在的幸福大院。”夏雄鹰说。

  在慈善养老用房前方,占地26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与老年食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将于5月底正式投入使用。老年活动中心内设有室内活动场所、图书阅览室及棋牌桌椅等设施,建成后将全年对外开放;老年食堂可向周边80余名老人提供中晚餐服务。食堂的运营资金来源于政府补助、慈善捐款、子女支持及社会捐赠,以确保老年食堂常态化运营,为留守老人带来就餐便利。

  住得舒心、吃得营养、活动丰富,幸福大院已然成为“空巢老人”们的幸福家园。

11.jpg

  望江县凉泉乡河南村幸福大院。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摄

  互助服务情暖“夕阳红”

  老人们集中入住幸福大院后,谁来照护他们?河南村探索建立“低龄帮高龄,健康助失能”的结对帮扶机制,通过组建基层老年协会,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养老服务,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代买代办、探访关爱等多层次、多样化且可持续的帮扶服务。

  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后,盛小毛就会来到幸福大院挨家挨户串门,看看老人们的身体怎样、听听他们是否有代买代办的需求。

  盛小毛是老党员,也是河南中心村老年协会会长。“幸福大院住的大多是八十多岁的高龄老人,我今年65岁,是低龄老人,理应多照顾他们。”在盛小毛的带动下,已有12位老人加入河南中心村老年协会。协会秉持邻里互助的理念,以“服务老人、关爱老人、凝聚老人”为宗旨,定期组织关心关爱活动。这不仅有效解决了老人们的生活照料问题,更通过情感联结,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许多老人习惯了散居生活,性格孤僻,在搬来之初,普遍感到不开心。我们每天上门耐心劝导、嘘寒问暖,经过大半年的相处,他们逐渐敞开心扉,变得开朗健谈。如今,他们都过得非常开心,身体状况也逐渐改善。”盛小毛说道。

  在幸福大院的互助式养老实践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61岁的宋秀英自发地帮助80多岁的刘的桃,去年,刘的桃突发心脏病,宋秀英迅速骑上三轮车将其送往附近的乡卫生院就医。从医院返回后,宋秀英每晚睡前都会前往刘的桃家中探望,确保其身体状况良好后才安心回屋休息。今年,刘的桃被女儿接到上海照料后,宋秀英主动将刘的桃的5床被套清洗干净,并将被子搬出晾晒。最近,得知刘的桃即将回家,她提前为其铺好了床铺,并在菜园里种上了新鲜蔬菜,确保刘的桃回家后能有菜可吃。

  盛小毛每日都奔忙在幸福大院,每家每户至少要走访三四次。在一次串门过程中,他发现汪长送老人因中风倒在门后无法动弹,他迅速拨打电话联系村医,随即通知其子女,使得汪长送老人得以及时救治,最终恢复了健康。

  除了老人们相互照护之外,河南村“两委”也给予了老人们多方面的关怀。例如,为幸福大院的老人们缴纳水费,定期为他们送去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并组建了一支由村干部、留守妇女等人员构成的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人们提供打扫卫生、理发等贴心服务。

  “河南村创新实践的互助式养老模式,极大满足了老年人离家不离村的养老愿望,让他们置身于熟悉的乡土环境中、亲切的邻里关系里,实现了从基础养老保障到高品质享老生活的跨越,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铺就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望江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启楼表示,下一步,望江县将依托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项目,持续探索并完善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立足实际、因村制宜,扩大幸福大院普及面,让更多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村、幸福享晚年。


(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高珊 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