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
5月上旬以来,安庆各地陆续步入夏收模式,全市83万余亩在田小麦、159万余亩在田油菜迎来收割,各地全力以赴投入“三夏”生产,保障夏粮颗粒归仓。
(《安庆晚报》5月14日)
小满将至,麦浪翻金;夏粮丰收,全年主动。“三夏”既是夺取夏粮丰收的关键期,又是夯实秋粮生产的基础期,关乎稳产保供、农民增收,关乎社会大局稳定。眼下,我市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丰收在望,各地正全力以赴打赢“三夏”硬仗,旨在绘就田园好“丰”景,让“风吹麦田千层浪”的诗意画卷变成现实图景。
“春争日,夏争时”,打好“三夏”这场硬仗,首先要抓住一个“抢”字。小麦成熟后适收期一般仅3至5天,必须抢抓夏收好天气,与时间“赛跑”、与天气“较量”,积极应对“烂场雨”,成熟一亩,抢收一亩。特别要想方设法加大联合收割机等夏收农业机械的投入,通过开展跨区作业、订单服务等方式,让更多农户在夏收中享受到机械化带来的便利,切实做到既应收尽收、应收快收,又能省时、省力、省心。
夏种是衔接夏收与秋收的关键环节,承载着全年农业生产的希望,作为“三夏”这场硬仗中的关键一环,需要各级各部门“协同作战”。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发布农情信息、组织技术培训等方式,为夏种提供科学指导;气象部门需加强天气监测与预警,帮助农户合理安排播种时间,规避极端天气影响;农机服务组织要加大投入,调配先进农业机械,提高夏种作业效率。此外,农资供应部门要切实保障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充足供应,确保农户种有所需、种有所依。只有政府、企业、农户等各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才能跑出夏种“加速度”。
在夏粮归仓、夏种落槌之后,“夏管”作为农业生产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关乎全年收成的最终成色。为此,必须全力打赢“夏管”这一仗。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做到应浇尽浇;强化田间动态监测,做到应防尽防;优化施肥用药方案,做到应施尽施;健全灾害预警机制,做到应报尽报;落实科技助农举措,做到应帮尽帮……一系列实用、科学、及时的管理措施必须同步跟进。
农时不等人,让我们坚决打赢“三夏”这场硬仗,以抢收的拼劲、夏种的韧劲、夏管的巧劲,守护每一粒粮食,耕耘每一寸土地,绘就宜城大地田园好“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