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桐城市->正文

“三色”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仲夏时节,游客在桐城市唐湾镇蒋潭村流连忘返,当地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自2023年10月启动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以来,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依托红色文化铸魂、绿色产业筑基、文旅融合添彩三大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如今已呈现出“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蒋潭村的“蝶变”密码,关键在于党建引领下的全民共建。该村党支部构建了“镇村组织引领+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村共建机制,成功将群众思想认识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在“我的家乡我建设”行动的感召下,该村40余位乡贤慷慨解囊,捐助资金约80万元,群众自发筹资200余万元,积极投入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带头拆除危旧房屋,村民主动“让地”、义务投工投劳,累计清理垃圾75吨、疏通河道600米、拆除旱厕105座、改造厕所250户。蒋潭村党支部书记朱爽感慨道:“不论是清理沟渠、修建道路还是改造厕所,群众都自发参与,既节省了资金,又保留了乡土气息。”党群同心的强大力量,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蒋潭村的振兴之路,得益于特色产业的多点开花。该村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该村利用现有的300余亩高山茶园,建成了2条“桐城小花”茶标准化生产线,今年春茶季,村集体茶叶收益突破100万元;发展200余亩有机水稻,年产量达10万斤,翠萍农场的“山親”有机大米荣获安徽省首届“皖美大米”金奖,带动“唐湾山里货”品牌年销售额高达1.5亿元;实施“摇钱树”工程,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2130棵薄壳山核桃和2700棵油茶,使特色种植结出丰硕的“致富果”。

  蒋潭村的文旅魅力,源自古韵与新风的和谐共生。该村充分挖掘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加速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力促“村美业兴、强村富民”目标的实现。目前,该村已引入2900万元投资,将闲置校舍改造成望狮岭红色研学基地,并投入200万元修复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串联大独山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构建“红色教育研学链”,成功申报为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将红色文化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动力。

  依托独特的民俗文化,该村精心打造了春季采茶踏青节、夏季插秧节、秋季丰收节、冬季年猪节“四季节庆文旅IP”,将农耕文明转化为沉浸式旅游体验,吸引游客进村感受茶乡风情,培育农家乐、民宿等新兴业态。返乡创业者叶远红创办的聚秀庄园,去年营收达25万元,节假日期间更是座无虚席。“乡村游的兴起,让我们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叶远红感慨道。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生态筑基,更要产业富民。蒋潭村的干部群众正以好山好水好风景为画布,以坚定的发展雄心为画笔,精心描绘出一幅“人和村美、村强民富”的新画卷。


(全媒体记者 查灿华 通讯员 汪杏 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