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变美”成“累赘”
随着2025年高考落幕,我市4.7万余名考生经过激烈角逐后,迎来了近3个月的超长假期。美容美发、健身塑形、改变穿搭……“变美”成为考后消费关键词,“美丽经济”持续升温。然而热潮之下,专业人士也提醒:美丽升级需兼顾科学理性,避免被消费主义裹挟。
(6月20日《安庆晚报》)
拼完高考,准大学生们美容美发、健身塑形、改变穿搭等等“变美”消费成为热潮,其背后,是成长中不同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强烈碰撞,其中家长们也被“裹挟”其中,亟须理性审视,别让“变美”成“累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一种天性,高颜值也是一种资本。利用3个月的超长假期,准大学生在条件许可范围内,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外貌形象,既是对“爱美之心”的自我取悦,也是为将来走进大学校园,走上社会、驰骋职场所做的容貌投资,本无可厚非。但凡事皆有“度”,不顾经济条件,盲目购买高价美容产品;受社交媒体“颜值至上”观念影响,过度医美跟风;追求所谓潮流,甚至购买网红同款服饰、配饰;健身消费不切实际:冲动办理高价健身卡、上起私教课……如此“变美”即会成为被消费主义裹挟的盲目跟风,这场看似美好的蜕变,很可能沦为沉重的负担。
美丽可以是青春的点缀,但不应成为青春的累赘。在这个超长假期里,准大学生们除了关注外在形象的提升,不如利用假期充实内在:读几本好书拓宽视野,学习新技能培养兴趣,参与社会实践增长阅历……这些精神层面的滋养,终将沉淀为独特的气质,让美从内而外自然生长,真正焕发出持久的光彩。
需要指出的是:准大学生们刚刚走出校门,社会阅历尚浅,在美丽经济的消费上往往缺乏理性判断能力。对此,家长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孩子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理性消费;学校应利用暑期家访,帮助他们认识到真正的美是内外兼修,避免陷入外貌焦虑;媒体要大力宣传“扁担女孩”自立自强典型;市场部门则需规范美丽经济市场秩序,加强对商家营销行为的监管,抵制过度制造焦虑的不良风气……大家一起努力,别让“变美”成“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