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望江县->正文

实干担当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梅雨时节的望江大地,细雨如织。347国道南德线望江段上,一场路面修复攻坚战正火热进行。望江县交通运输部门以“红色引擎”驱动民生工程建设,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用实干担当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347国道南德线望江段日均通行大中型货车超3000台次,梅雨季节雨水渗透,路面坑洼遍布,行车安全风险骤增。面对“车流剧增+雨水侵蚀”的双重考验,县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成立347国道修复工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

  临时党支部建立“党建+项目”工作机制,党员干部深入现场,联合设计单位科学制定“靶向修复”方案。工程全长6.627公里,工期紧、任务重。临时党支部推行“白+黑”“5+2”作战模式,党员干部主动认领“最难啃”的施工段。凌晨3时的施工现场,党员项目经理夏显亭带领技术骨干调试沥青摊铺设备:“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顶得上,早一天完工,群众就早一天受益。”

  为倒排工期,党支部将工程划分为3个党员责任区,每个责任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带头优化施工流程,协调调配20余台大型机械、120余名施工人员,实现“铣刨-摊铺-压实”流水线作业,已完成路面铣刨4.2公里,坑槽修复380余处,施工效率较原计划提升30%。

  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质量监督小组,对每一道工序实行“党员签字验收制”。在坑槽修复现场,老党员工程师王建国手持探地雷达反复检测基层密实度:“必须像‘啄木鸟’一样揪出隐患,绝不让病害‘留尾巴’。”针对梅雨天气,党支部建立“党员安全巡查岗”,每日三次排查临边防护、电气设备等隐患,累计整改安全问题27项;开设“工地夜校”,组织党员为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培训,确保“党员身边无事故”。

  临时党支部定期召开“党群联席会”,收集沿线群众诉求,优化交通导改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将持续以党建引领工程建设,力争把347国道修复工程打造成‘红色示范路’,让群众出行更安全、更舒心。”望江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预计提前15天实现主体通车。


(通讯员 刘沛 胡舜昕 朱睿)